湖南省5年医改之路:破除旧模式迈出**步

2017-08-29 佚名 新华网

本文从医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平安医院建设、慢性病管理到健康扶贫、先进典型等多个方面展示近些年湖南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编者按:在“十三五”规划中,湖南提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愿景。没有健康,谈不上幸福。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力推动健康湖南建设,取得了非凡成就。8月21日至25日,华声在线记者参加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之健康湖南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先后走访了长沙、衡阳、邵阳、湘西、益阳等市州,深入基层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患者面对面接触,见证和感受到了湖南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的新举措、新成就以及给群众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实惠。

从8月28日起,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健康湖南”系列报道,从医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平安医院建设、慢性病管理到健康扶贫、先进典型等多个方面展示近些年湖南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敬请关注。

正文:

2016年,湖南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发表重要讲话。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这是今后14年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成为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8月21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省医改办主任陈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生计生作为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的重要民生部门,五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围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目标,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衔接,全力抓好深化医改、健康扶贫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等工作,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福祉。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目前湖南卫生计生工作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我省三级公立医院实际平均开放床位数、三级公立医院平均执业护士数、三级公立医院医用平均建筑面积居全国首位;三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外科平均床位数,二级公立医院年住院患者入院例数居全国第二位。省域内就诊率达到98%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居民期望寿命为74.70岁,2016年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9岁,增加了1.2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我省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丰富。截至2016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由2012年的58598家增加到61056家,增长4.19%;卫生技术人员由2012年的35.80万人(含乡村医生)增加到43.96万人(含乡村医生),增长22.79%。全省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由2012年的29.44万张增加到2016年的42.81万张,增长45.41%。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可到达的就医圈基本形成。

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扩大到12大类46项,内涵进一步丰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1.8%,在册患者管理服药率达到87.5%,均位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两年下降。建设了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湘雅二医院)和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湘雅医院)。建立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紧急医学救援、核和辐射卫生应急等4类21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正在加快建设。

2016年11月3日,湘雅医院成为湖南首家空中医疗救援基地医院。当天现场开展直升机空中医疗急救实战演练,探索打通“空中生命线”。从此,长沙可以实现“打飞的”就医。

医改路线图正在逐渐转化为施工图

湖南省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卫计委体改处处长王湘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打基础到立柱架梁,医改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路线图正在逐渐转化为施工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标志性、关联性改革全面启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人民群众普遍受益。

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建立,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破解大医院“拥堵病”,建立有序的就医秩序,关键是要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我省按照“一体两翼”的思路,将发展医疗联合体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两个抓手,健全完善分级诊疗的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在群众自愿基础上,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在全省14个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全省已建立多种形式医联体194个,其中医疗集团7个,县域医疗共同体68个,专科联盟25个,远程医疗协作网94个,覆盖1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长沙市探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医联体模式;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牵头成立全省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探索以重大疾病为切入点的专科联盟运行模式,收到良好效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各地出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基础上,增加了门诊基本医疗和个性化需求服务包。全省已建立家庭医生团队12058个,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达到20.27%,重点人群覆盖面达到40.92%。2017年上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平均增长4.7%,由上级医疗机构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数量同比增长15.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以药补医机制加快破除。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现象,是医疗领域的一大顽症,也是医改着力破解的难题。2016年10月,我省提前一年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247家县级公立医院、189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药占比从2012年的45%降至35%;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从2012年的18%降至6%以下。同时,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以城市大医院为重点,连续三年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采取多种形式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发展环境,优化审批流程,为社会办医提供发展空间,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占比分别达32.9%和19.1%。

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看病就医安全网更加牢固。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5年保持98%以上。着力促进城乡居民享受公平待遇,按照“六统一”要求,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筹资和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7年的42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广“大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今年6月1日,全省所有统筹地区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现实。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了“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贫困人口重病患者救治保障机制,扶贫工作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保、大病保障、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衔接机制逐步建立,为实现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药品改革全流程发力,价格虚高得到控制。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行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救药品、常用低价药品直接挂网采购。今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建立省际价格联动机制,将全国各省药品采购中标价最低三省的平均价与我省现有中标价两者之间最低值,作为湖南省新的挂网交易价格,每半年调整一次。制定了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方案,今年6月,湖南正式加入陕西、甘肃等10省区省际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全省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药品使用管理。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08-31 tidiq
  2. 2017-08-29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3. 2017-08-29 飘飘爱

    很好

    0

相关资讯

改善服务为深化医改增力

自2015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旨在解决人民群众就医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是第一阶段活动的收官之年。两年多来,医院服务理念和百姓就医感受有了哪些变化?“收官年”有何重点要求?下一阶段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工作?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

医联体要着力解决动力机制问题

8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召开医联体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有关工作培训会议。会议指出,我国分级诊疗和医联体试点工作成效初显,未来推进医联体建设,应着力解决动力机制问题,探索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考核与绩效激励机制。

深度:一文看懂“福建医改模式”的精髓在哪里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破题,到“立柱架梁”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福建医改不断推进。近年来,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份,福建涌现出了“三明经验”“厦门模式”“长汀特色”等备受关注的医改样本。“福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勇于改革的精神特别可贵。”中央领导在福建调研医改时予以充分肯定。始终将体制机制改革挺在前面的“福建医改”,到底“闯”出了哪些可复制可借鉴的

辽宁省8.26医改纪实——奋战医改“除夕夜” 共同见证

8月26日,零点的钟声敲响,辽宁省298家卫生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通宵达旦,坚守岗位,共同见证辽宁“医改”元年的历史!8月25日的夜晚,沈阳市安宁医院,除正常值班的60余名员工外,医院领导班子、信息科、药剂科、医保科、财务科、物价办、临床科主任、医生及护理人员50余人都在岗加班。21时,安宁医院三楼小会议室,灯火通明,医院领导班子全部在岗,为零时数据成功切换,医改新政顺利实施,做最后的研究部署,这里

三明医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改出三方共赢

今年三明将开展组建总医院工作,在每个县(市、区)组建1个紧密型医联体,推动医改朝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再出发。

辽宁公立医院改革全推开

从8月26日开始,辽宁全省同步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本次改革将在沈阳、大连等10个城市的298家医院同时启动。此前,该省已在鞍山、本溪、锦州和盘锦4个城市开展试点,并取得初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