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2018丨李为民教授: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的新近进展

2018-06-03 国际循环编辑部 国际循环

近年来,一些反映心力衰竭(HF)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对其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并被列入相关指南。OCC 2018心力衰竭论坛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介绍了HF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一些反映心力衰竭(HF)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对其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并被列入相关指南。OCC 2018心力衰竭论坛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介绍了HF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生物标志物的传统定义:可客观地测定并作为正常生物进程、病理学进程或治疗干预的药理学反应指标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作为鉴别患者异常情况的诊断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预后及预测和监测对干预的反应情况。来自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检测HF的存在、确定其严重程度、评估未来事件的风险并指导治疗,如神经激素、细胞外基质重构标志物和炎性介质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等。



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生物标志物风险值低的患者,出院后所需后续治疗少;而生物标志物风险值高的患者,其住院时间越长,后续越需积极治疗。另外,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手段、靶点、给药、人群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生物标志物在HF诊断和危险分层的应用

临床实践中,能否通过生物标志物协助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进行诊断和危险分层?应根据具体风险分析确定HFREF和HFpEF的危险因素,两者的临床表型和病例生理学特点存在差异。

HFpEF患者,其合并症(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和铁缺乏)可导致血管炎症和内皮细胞激活。这种不利因素影响相邻心肌细胞一氧化氮(NO)生物利用度,降低环磷酸鸟苷(cGMP)的利用度,改变蛋白磷酸化,引起微血管缺血,向心性左心室(LV)重构和纤维化的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MT)加剧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反,在HFrEF患者中,直接心肌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毒素)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和偏心左心室重构,应对补偿引起不良的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恶性循环。

HF风险评估指标及诊断标志物

常用的HF风险评估指标有:利钠肽、肌钙蛋白、肾功能不全标志物(如肌酐或血清胱抑素-C)和新炎性标志物(如Gal-3、sST2和GDF-15)等。

急性失代偿性HF诊断标志物:BNP、NT-proBNP;HFpEF标志物:利钠肽、舒张功能障碍标志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胶原稳态和基质标志物、MicroRNAs(MicroRNA 29a、1、21和133a的改变与HFpEF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有关,但并未用作此类患者的诊断或预后标志物)和多种生物标志物板。



心衰A期:BNP水平高的患者患HF风险高;

心衰B期:左心室肥厚和收缩功能不全患者BNP水平较高。STOP-HF研究等研究表明,BNP的监测可降低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和HF的发生率。生物标志物可预测HF事件。

当代临床实践推荐

诊断HF的生物标志物:BNP和NT-proBNP的测量有助于支持临床对于动态诊断和急性失代偿患者的判断,尤其在临床不确定时。

HF生物标志物与预后:在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中,测量就诊时的BNP或NT-proBNP和cTn有助于明确预后或疾病的严重程度。其他临床可获得的测试,如心肌损伤或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失代偿性HF附加危险分层是合理的。



HF门诊患者管理:生物标志物(BNP或NT-proBNP)指导的HF治疗无明确获益,因此,也未得到推荐。NT-proBNP对ANRI的反应与临床结果相关,但直到获取前瞻性随机数据才可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用作替代药物指导治疗。

HF住院管理:在住院的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中,BNP或NT-proBNP指导治疗的疗效不明确。

生物标志物如何前行

密切遵守生物标志物分析中的关节标准;必须确定与疾病有关特定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对治疗的影响需具体研究;药品开发商和监管机构必须考虑这种策略是否可获益;需前瞻性的研究改变目前的药物开发模式。

作者: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MicroRNA-195通过调节去乙酰化酶3的表达和线粒体蛋白乙酰化水平调节衰竭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心力衰竭导致衰竭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并伴有心室重塑。线粒体去乙酰化酶3(SIRT3)通过调节线粒体乙酰基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某些microRNAs可通过调节心肌的关键信号因子在心室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人员对microRNA-195(miR-195)和SIRT3调控心室重塑的机制,及其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人类心肌样AC16细胞分析细胞

Heart:当代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死因

尽管心衰仍是最常见的死因,但在当代的CHD专业治疗中心,非心脏性死亡人数超过心脏性死亡人数,尤其是简单型CHD患者。

Circulation:活动起来吧,让心力衰竭离我们越来越远!

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PA)可降低心力衰竭(HF)风险;但是,体力活动强度改变对心衰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对ARIC研究的随访了3次(1993-1995年)、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的11351位受试者(平均年龄60岁)进行评估。根据校正Baecke调查问卷评估活动强度,并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分层:推荐、居中、小。用Cox回归模型描绘首次(1987-1989年)和第三次ARIC访查之间的6年变化与H

BMJ:心钠素检测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

研究认为适当阈值下,心钠素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Am Heart J:治疗心力衰竭,卡维地洛更胜一筹

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带来的临床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Circulation:烟酰胺核苷可显著延缓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脏衰竭进展!

心肌代谢障碍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主要特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作为燃料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的主要辅酶、酶信号能量应激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底物,逐渐成为多种疾病的代谢靶点,包括心衰。但目前对NAD+在心衰中的稳态调控机制知之甚少。为探究NAD+稳态在衰竭的心脏中的潜在变化,Nicolas Diguet等人定量检测NAD+合成酶在人类衰竭心脏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其在敲除心脏的血清反应因子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