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孕妇血糖水平与随后高血压的关系

2023-07-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孕妇血糖水平升高与随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确定高危妇女,她们应该在产后早期降低心血管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有新的证据表明,孕妇血糖异常与随后的代谢并发症之间的关联延伸至GDM阈值以下。其中妊娠期间糖耐量轻度损害但尚未达到GDM诊断标准的妇女随后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因此,对GDM的普遍筛查应被视为识别发生这些不良结局高风险妇女的机会。具体来说,识别妊娠期间代谢并发症风险较高的妇女亚群可以帮助告知疾病预防策略,并减少生命后期慢性病管理高昂的负担。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GDM可能是由不同表型亚型组成的异质性疾病。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孕妇血糖水平与随后的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这项人群水平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了2008年10月1日-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间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完成了29周以上单胎妊娠的12-54岁女性。根据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亚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仅空腹血糖升高[空腹升高]、仅负荷后血糖升高或空腹和负荷后血糖升高[联合升高])对妇女进行分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发病时间进行建模。

313361名女性中,231008名(79.1%)女性仅接受了葡萄糖激发试验,60909名(20.9%)女性仅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两者兼而有之。在中位随访5.7年期间,9580例(3.1%)患高血压,2824例(0.9%)患心血管疾病。葡萄糖激发试验中葡萄糖每增加1 mmol/L,随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5%(校正风险比和95%CI为1.15[1.14-1.16])。在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患者中,联合用药组随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最高,其次是空腹升高,然后仅发生负荷后血糖升高(对照:葡萄糖刺激试验≤7.1 mmol/L,仅发生负荷后血糖升高女性的校正风险比[95%CI]为1.83 [1.68-2.00];空腹升高女性为2.02 [1.70-2.40];合计2.65[2.33-3.01])。未观察到孕妇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显著关联。

由此可见,孕妇血糖水平升高与随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确定高危妇女,她们应该在产后早期降低心血管风险。

原始出处:

Xinyun (Christie) Lian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Glucose Level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Screening and Subsequent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3.2117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TT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团队发表关于血管功能和高血压进展的重磅综述

该综述全面回顾参与调节血管功能和高血压进展的信号通路,讨论这些信号通路被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可能性,并针对血管功能调节的高血压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

「对话·心内」ESH专访余静教授:高血压与肿瘤密切相关!抗癌降压3大要点要牢记!

本期,梅斯医学特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高血压中心余静教授,就抗肿瘤药物所致的高血压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等进行访谈。

EHJ:心血管合并症患者的高血压管理

指南推荐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和/或利尿剂进行双联和三联疗法。合并症常常使治疗变得复杂。

「对话·心内」ESH专访刘丰教授:新欧洲高血压指南要点讲解,多数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本期,梅斯医学特邀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丰教授,就新版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要点进行访谈。

Cell Res:中国医大一院孙英贤教授团队揭示高血压引起心脏损害关键机制并找到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新方法

首次发现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存在乳酸浓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导致α-MHC K1897乳酰化修饰水平降低以及α-MHC和肌联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降低,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专家学者共赴盛会,聚焦高血压的个性化诊疗及病例分享

本次大会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病例讲解,强调了高血压的综合管理,应根据患者现病史、个人史、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高血压的综合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医学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