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ediatr:每小时15分钟的循环光疗用于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

2020-04-28 网络 网络

每小时15分钟的循环光疗可有效控制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减少光疗暴露

光疗(PT)可充分控制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水平,降低极低出生体重(ELBW)婴儿(401-1000 g)的死亡率。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一种新的循环PT方案,其目的是降低PT暴露并使TSB平均峰值水平低于1.5mg/dL。
 
研究在6个NICU开展,总计305名ELBW婴儿参与,随机接受每小时15min、30min以及连续PT。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平均峰值TSB水平,第14天的总PT时数,脑干听觉诱发反应波V潜伏期。次要结果为死亡率和主要疾病。
 
305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749g,胎龄25.7周,81名婴儿(27%)为多胞胎,137名婴儿(45%)为男性,在对100名婴儿进行中期分析后,终止30分钟/小时方案。在存活至14天的婴儿中,比较128名接受15 min/hPT治疗与128名接受连续PT治疗的婴儿,平均峰值TSB水平分别为7.1vs6.4 mg/dL(调整后的差异为0.7),平均总PT时数分别为34 vs72(调整后的差异为-39)。经年龄调整的V波潜伏期在接受15 min/h PT的37名婴儿和接受连续PT的33名婴儿中相似,分别为7.42 vs7.32毫秒。相对死亡风险为0.79,风险差为-4.5%。组间的主要疾病无显著差别。
 
研究认为,每小时15分钟的循环光疗可有效控制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减少光疗暴露。
 
原始出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黄疸患者来诊,如何一步步揪出病因

老年女性患者,80岁,身体虚弱,因“全身皮肤黄染3周”前来就诊。患者2个月前开始排茶色尿液,大便呈灰白色,自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5kg。体格检查示:慢性病容,无发热,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碰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黄疸、出血、肠瘘等的病例,你会怎么治?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入院治疗。患者2个月前饮酒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疼痛难忍,可放射至腰背部,伴恶心、呕吐。患者曾诊断为AP,予抑酸、抑酶、补液等药物治疗。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重症医学科给予呼吸机辅助、器官支持等治疗,其间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 ℃,伴咳嗽、咳痰,并出现黄疸,无陶土样便。血、腹水和痰培养结果均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先后予美

2019 ACR适宜性标准:黄疸

2019年5月,美国放射学会(ACR)发布了黄疸的影像学检查标准指南。多种病因可以导致黄疸,这似的黄疸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充满挑战。用于评估黄疸患者的所有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以及内镜下超声检查。本文主要针对黄疸患者适宜性影像学检查提供指导建议。

关于新生儿黄疸 新手爸妈很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新生儿黄疸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妈遭遇的第一个难题,很多家长为这个焦虑不已,作为儿科医生,我也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因此想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黄疸这个事情细说起来很复杂,因为它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是一系列病理或者生理的情况,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多,作为家长不容易也不需要掌握这些复杂的理论,因此,这里我只选择了一些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并且尽量少谈理论,多从普通家长的角度去分析,帮助

NEJM:肝内胆管扩张-病例报道

考虑到许多考虑因素,包括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已受累,医务人员认为该肿瘤不可切除。除胆道引流外,该患者只进行了支持性姑息治疗。

NEJM:胆管铸型综合征-病例报道

在该过程中,发现了胆管铸型(见图片),并从胆总管的上端和肝内胆管中取出。胆管铸型综合症的特征是肝移植后出现胆管树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