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2024-07-11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综述,描述了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危险分层和治疗。作者为波士顿医科大学Vaishali Sanchorawala教授。

AL型淀粉样变性

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淀粉样变性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组织器官,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源自蛋白聚集体或低聚物或两者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器官功能障碍并进行性进展、器官衰竭和最终死亡。器官功能障碍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的结构破坏,蛋白聚集体或低聚物或两者的直接细胞毒作用,主要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少部分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关。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综述,描述了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危险分层和治疗。作者为波士顿医科大学Vaishali Sanchorawala教授。

图片

AL型淀粉样变性的特征性表现为正常可溶性前体蛋白的异常折叠。异常折叠是蛋白水解事件或氨基酸序列的结果,使免疫球蛋白轻链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不稳定,导致自聚集。

AL型淀粉样变性发病机制

图片

对于大多数患者,AL型淀粉样变性的特征为快速进展的疾病,伴有各种临床综合征。60-70%存肾脏症状,通常表现为肾病范围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和水肿;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间质或血管淀粉样蛋白沉积,可在无蛋白尿的情况下发生肾衰竭。心脏也经常受累(70~80%),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AL型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

图片

AL型淀粉样变性的症状特异性较低,可导致延迟诊断,早期诊断和适当转诊极为重要。对于不明原因蛋白尿、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心肌病、具有自主神经特征的周围神经病变、双侧腕部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或无影像学异常的肝肿大,以及伴非典型表现(如巨舌症或浣熊眼)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考虑AL型淀粉样变性

图片

AL 淀粉样变性的诊断需要组织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证据和浆细胞病变的证据。首先通过靶器官或替代器官活检确定淀粉样变的组织学诊断,然后需证实浆细胞病变,包括血清或尿液免疫固定电泳测定单克隆蛋白、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测定、骨髓活检标本中存在λ或κ限制性浆细胞,或三者。须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以评估浆细胞负荷并排除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可能与 AL 型淀粉样变性相关的不太常见的疾病,包括 B 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惰性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图片

如果在活检标本中检测到淀粉样沉积物,准确鉴定前体蛋白对于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心脏影像学是AL淀粉样变患者全面心脏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使用放射性示踪剂PET、骨显像等。

目前用于危险分层和预后的分期系统使用浆细胞病变和心脏和肾脏受累的生物标志物。

AL型淀粉样变性的分期系统

图片

AL型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原则:快速和持续地减少致病淀粉样蛋白单克隆蛋白的产生;根据器官受累程度、预期毒性作用和疾病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器官特异性的支持治疗,以尽量减少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AL型淀粉样变性的支持治疗

图片

血液学和器官缓解标准

图片

适合移植患者首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约80%的患者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首选一线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VCd)联合达雷妥尤单抗,达雷妥尤单抗不可得时可单独使用VCd或硼替佐米-美法兰-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美法兰-地塞米松可克服1q21 gain和t(11;14)的不良预后。

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如果缓解超过一年,可选择一线方案再次治疗,但改变方案更佳。选择范围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CD38单抗、免疫调节剂、维奈克拉治疗t(11;14)、苯达莫司汀、自体移植、双抗、CAR-T等。进展时需要考虑初始缓解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以及选择以前未使用过的药物,还必须考虑到患者健康水平和终末器官损伤,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AL型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化疗不直接吸收或降解组织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目前正在研究两种抗体,birtamimab和anselamimab作为抗纤维药物,它们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进行化学和酶降解以及诱导抗体依赖性吞噬,从器官中去除淀粉样原纤维。

参考文献

Sanchorawala V.Systemic Light Chain Amyloidosis.N Engl J Med . 2024 Jun 27;390(24):2295-2307. doi: 10.1056/NEJMra2304088.

作者:聊聊血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好文推荐 | 述评:脑小血管病——早诊早治是关键

本文从脑小血管病及其导致的认知障碍目前研究发现的发病机制、影像征象、诊断、治疗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脑小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视。

特别关注|胰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国内关于胰源性糖尿病的研究尚少,充分了解、正确识别并诊断胰源型糖尿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Circulation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琛/汪道文教授团队揭示扩张型心肌病新机制

研究发现并阐明了lncRNA DCRT介导的线粒体代谢功能紊乱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是一种复杂且少见的疼痛疾病,通常发生在肢体创伤后,如手术或骨折。

Front Pharmacol:中医药治疗急性高山病的潜在疗效—发病机制及未来发展方向

综述了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发病机制、AMS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中医治疗AMS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论文解读|Lanjuan Li/Yingan Jiang教授团队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文章探讨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针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潜在治疗策略,并希望通过深入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机制,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以减轻肝脏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