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abolism: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诱导肌病发生的机制

2015-12-03 MedSci MedSci原创

Cell Metabolism: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诱导肌病发生的机制据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或可增加肌无力及其相关副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药物影响了肌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有关。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可阻断肝脏中胆固醇的产生。胆固醇是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源于中风和心脏病。据CDC统计,超过四分之一的40

据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或可增加肌无力及其相关副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药物影响了肌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可阻断肝脏中胆固醇的产生。胆固醇是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源于中风和心脏病。

据CDC统计,超过四分之一的40岁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使用处方降胆固醇药物,其中绝大部分为他汀类药物。

然而,25%左右的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副作用,如肌肉无力、疼痛和痉挛,但是却并没有任何组织损伤的迹象。这些副作用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常导致病人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

既往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可影响细胞内的线粒体,但是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可知。

内酯型他汀类药物可干扰线粒体的功能

人体内他汀类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酸和内酯。大多数他汀类药物是以酸的形式存在,可抑制肝内胆固醇的产生。内酯型则没有此治疗效果,但是,酸型可转换为内酯型。

研究表明内酯型可影响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而线粒体是细胞内ATP的能量来源。

小鼠实验研究表明,内酯型他汀类药物破坏线粒体的能力较酸型他汀类药物高3倍。

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的肌肉活检也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证实了此小鼠研究的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细胞内ATP的产量较少。内酯型他汀类药物可降低Complex II蛋白的活性。

Prof. Russel表示仍需进一步的独立研究以探究不同他汀类药物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确定现已确定的机制是否可用来预测使用他汀类药物将出现副作用的患者。

Prof. Russel还注意到,“酸型转化为内酯型存在个体差异,这或是不同患者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疼痛存在差异的原因。”

Prof. Russel及其同事相信此研究发现将导致新的不会对肌肉产生副作用的降胆固醇药物的产生。

该研究中,研究小组还发现,他们可以减小内酯型他汀类药物干扰线粒体功能的能力,表明或许存在某些办法可阻止或逆转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原始出处:


Catharine Paddock. Scientists identify mechanism behind statin-induced muscle weakness. MNT, 2 September 2015.

Schirris et al., Statin-induced my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I inhibition, Tom J.J. Cell Metabolism, doi:10.1016/j.cmet.2015.08.002, published online 1 September 201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服用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显著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真实有效性数据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结果对于更好地信息共享决策是必要的。PROSPER是PCORI资助卒中幸存者的研究计划,旨在评估卒中后治疗的有效性。该研究对GWTG® - 卒中注册医疗保险索赔中≥65岁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对那些出院后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没有进行调整的出院后两年的结果采用逆概率加权进行分析。主要终点是:1)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Neurology: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卒中后癫痫发作风险

本研究评估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风险。 在这项单中心、队列研究中,收纳了初发缺血性脑卒中并且无癫痫中风史的患者。经过2.5年的平均随访,评估并确定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风险。通过逻辑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评估了他丁药物与脑卒中后早发性癫痫发作(ES)和脑卒中后癫痫(PSE)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轻度(<7分)、中度(7~25分)、重度(>

JACC:冠状动脉钙化测试对于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的胆固醇管理指南已经显著扩大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合格候选者的范围。这项研究评估了冠状动脉钙化(CAC)缺乏对于那些来自于一个风险分层中重新分类的患者的影响,在这些分层中,一部分患者被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一部分不被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MESA(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族研究)研究是一项包括是45至84岁的6814名男性和女性的纵向研究,这些参与者在招募时没有临

Circulation: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体内醛固酮的分泌

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经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由于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因此研究人员假设他汀类药物可以调控醛固酮的分泌,之后,研究人员还对该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人员在两项干预研究中测定了患者体内肾上腺素醛固酮的分泌水平。在对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患者分别处于基线水平以及以及在高钠和低钠食物中添加血管紧张素II对患者进行刺激的两种状态下测

PLoS One:他汀类药物或可降低LOD患者的痴呆风险

相关研究报道,晚发抑郁障碍(LOD)患者患继发痴呆的风险较高。本研究对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降低LOD患者的痴呆风险进行了评估。 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台湾地区健康保险管理数据,时间为1996-2009年。通过标准化发生率(SIRs)评估晚发抑郁障碍(LOD)和继发痴呆。LOD诊断标准:年龄≥65岁,65岁后诊断为抑郁障碍,并有至少3次的服务需求,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

Gastroenterology:他汀类药物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他汀药物治疗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以及增加静脉曲张伴返伴流时间。他汀药物可能具有肝毒素性作用,所以确定长期使用他汀对肝硬化患者是否有害是很重要的事。本研究旨在评估他汀类药物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研究人员根据退伍军人临床病例注册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国范围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1996年1月到2009年12月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依据所开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