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喝酒脸红人群可能具有肝癌风险

2015-08-07 佚名 国际肝病

导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可去除有毒醛类,包括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近40%的东亚人表达一个失活的ALDH2*2变异,其中在位置487(E487K),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临床表现即为饮酒后脸红,同时此类型的人群可能具有胃肠道肿瘤的高风险。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

导读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可去除有毒醛类,包括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近40%的东亚人表达一个失活的ALDH2*2变异,其中在位置487(E487K),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临床表现即为饮酒后脸红,同时此类型的人群可能具有胃肠道肿瘤的高风险。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可去除有毒醛类,包括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近40%的东亚人表达一个失活的ALDH2*2变异,其中在位置487(E487K),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临床表现即为饮酒后脸红,同时此类型的人群可能具有胃肠道肿瘤的高风险。

2015年7月21日,PNAS杂志全文刊发了由浙江大学仓勇教授牵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ALDH2(E487K)突变促进了蛋白质周转,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ALDH2*2基因敲入(KI)小鼠模型,观察其在遭遇急性或慢性酒精摄入后的表现。结果发现,具有该突变的小鼠表型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类的特征,包括乙醛清除障碍、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的敏感性增加。当用化学致癌剂处理时,小鼠模型表现为肝细胞中DNA损伤反应增加、肝损伤显著,以及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展加速。
       
重要的是,研究者在H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证实,ALDH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因而ALDH2在肝脏中可能具有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由此,研究者表示该常见的人类ALDH2变异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风险因素,ALDH2*2等位基因与乙醇的相互作用可能具有比先前理解的更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危害作用。
       
原始出处:

Jin S, Chen J, Chen L et al. ALDH2(E487K) Mutation Increases Protein Turnover and Promotes Murine Hepatocarcinogenesi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Jul 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6-07 1361efd61am

    以后要小心啊。

    0

  2. 2015-08-27 lecoo

    受教育了

    0

  3. 2015-08-09 xlfaitt

    不是说脸红的人能喝吗…

    0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中年早期人群适度喝酒可降未来心衰风险

众所周知,酒精具有心脏毒性,如果过多摄入可导致心力衰竭(HF)。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适度酒精摄入与心衰风险的关系尚未知。2015年1月20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杂志的一项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研究者发现,中年早期人群每周酒精摄入达7杯(98 g酒精)与其将来心衰风险较小有相关性,女性与男性人群的这种相关性相似,但在女性中不十分确定。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尽管过量

揭开八大致命饮酒误区

谎言一、喝酒红脸不易醉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分解酒精,不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谎言二、浓茶咖啡可醒酒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