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症罪魁祸首

2013-08-21 ebiotrade bio360

发表在8月1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一项研究表明,铜(Copper)似乎是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并促进疾病进程的一个主要的环境因子。【原文下载】 研究的主要作者、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神经外科研究教授、转化神经医学中心成员 Rashid Deane 博士说:“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的累积效应损害了将β淀粉样蛋白清

发表在8月1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一项研究表明,铜(Copper)似乎是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并促进疾病进程的一个主要的环境因子。【原文下载

研究的主要作者、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神经外科研究教授、转化神经医学中心成员 Rashid Deane 博士说:“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的累积效应损害了将β淀粉样蛋白清除出大脑的系统。这种损伤是导致蛋白质在大脑累积及形成阿尔茨海默氏症标志性的斑块的一个关键因素。”



铜在食物供应中普遍存在。它被发现存在于铜管输送的饮用水、营养补剂和如红肉、贝壳类动物、坚果和许多的水果及蔬菜等某些食物中。这一矿物质在神经传导、骨生长、结缔组织形成和激素分泌中起着重要及有益的作用。

然而,新研究表明铜也在大脑中累积,造成血脑屏障出现故障,导致细胞活动副产物β淀粉样蛋白毒性累积。利用小鼠和人类脑细胞,Deane和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确定了铜加速阿尔茨海默氏症病状的分子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一种称作为LRP1(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负责将β淀粉样蛋白清除出大脑。这些蛋白质排列在为大脑供血的毛细血管上,与大脑组织中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并护送它们进入血管,将它们清除出大脑。

研究人员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给予正常小鼠包括有含微量铜的饮用水,其是环境保护局确定的铜水质标准的十分之一。

Deane说:“这些铜的水平非常的低,相当于人们正常饮食消耗的水平,”Deane说。

研究人员发现,铜进入到了血液系统中,并在大脑供血血管中,尤其是在毛细血管的细胞“墙壁”上累积。这些细胞是大脑防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帮助调控了分子进出脑组织。在此情况下,毛细血管阻止了铜进入大脑。而随着时间推移累积在这些细胞中的铜会产生毒性作用。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铜通过氧化过程破坏了LRP1的功能,转而抑制了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他们在小鼠和人类脑细胞中均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研究人员随后检测了铜接触对于阿尔茨海默氏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在这些小鼠中,形成血脑屏障的细胞发生故障,变得“易漏”,使得诸如铜等元素能够无阻碍进入到脑组织中。他们观察到,铜激发神经元的活性,促进了β淀粉样蛋白生成。铜还在某种程度上与β淀粉样蛋白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结合成更大的复合物,生成了大脑废物处理系统无法清除的蛋白质阻塞。

这一连环出击的组合拳,抑制了β-淀粉样蛋白清除,刺激了其生成,从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铜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个关键作用因子。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铜引起了脑组织炎症,进一步促进了血脑屏障破坏,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毒素累积。

然而研究人员说,由于铜是人类许多其他功能所必需的,这些结果必须要谨慎地进行解析。

Deane说:“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金属,可以明确的是这些效应是由于长期铜接触所致。关键是在太少和太多铜消耗之间维持适当的平衡。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适当的水平,但饮食最终可能在调控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原始出处:

Itender Singh, Abhay P. Sagare, Mireia Coma, David Perlmutter, Robert Gelein,Robert D. Bell, Richard J. Deane, Elaine Zhong, Margaret Parisi, Joseph Ciszewski,R. Tristan Kasper, and Rashid Deane. Low levels of copper disrupt brain amyloid-β homeostasis by altering its production and clearance. PNAS August 19, 2013; doi:10.1073/pnas.1302212110 【原文下载

作者:ebiotrad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 Neurol:阿尔茨海默病征兆早于症状数十年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具有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倾向的年轻成年人,出现脑部异常改变的时间可比记忆、认知障碍症状的出现以及脑部Aβ蛋白沉积早20年以上。这一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1月6日Lancet Neurology的两篇文章。美国Banner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的主任Eric M. Reiman博士说,这些发现“所引发的问题是对于具有遗传倾向的AD患者来说,其最早的脑部变化是什么,以及我们将来怎样对

Nature:阿尔茨海默氏症新病因解读

  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波恩大学和德国先进欧洲学习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一个众所周知的免疫炎症过程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理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导致生成了成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B),与机体抵御感染相关,因此被确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临床靶点。这一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指出了破坏IL-1B生成的药物,例如类风

MedPage: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期临床试验失败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备受关注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未能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又一个比较有前景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似乎要半途而废。根据临床试验主办单位百特国际提供的信息,在名为GAP(Gammaglobulin Alzheimer's Partnership)的安慰剂对照、周期为18个月的临床试验中,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受试者其认知或功能下降比率均没有明显差异,而这两项指标是

Eur Heart J:胆碱酯酶抑制剂或降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的心梗危险

  瑞典一项研究表明,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与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的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降低相关,这种相关性随着ChEI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相关论文6月4日在线发表于《欧州心脏杂志》(Eur Heart J)。   该队列研究入选了7073例平均年龄在79岁的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或伴有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果在平均随访的503天期间,831例受试者发生看MI或死亡。校正混杂因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解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半个世纪以来,随着AD临床和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其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国际上针对其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迄今AD的治疗仍是难点。解析国际上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所做出的新近治疗指南,对目前更好地治疗痴呆,并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国际新近AD治疗指南国际上新近的较权威指南有:2010年由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

Neurology:降压药或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

认知功能正常或轻微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或β受体阻滞剂(BB)是否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风险下降相关尚不清楚。为此,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evilYasar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8月2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提示:利尿剂、ARB和ACEI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