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再也不用放支架?真的假的?

2016-10-20 岚逸筠篁、陈瑞锋 医学界

导语:谣言来了怎么办?迎头一击啊! 近日,一则关于冠心病新治疗技术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说今年7月起,台湾一家医院使用新的技术将冠状动脉中的“沉淀物”像吸尘器一样吸出,不需要安装支架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冠心病患者就可以不用终身服药了,也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这简直是值得广大冠心病患者“喜大普奔”的福音啊!身边的朋友都纷纷向笔者咨询…… 但事实上,这所谓的“抽吸

导语:谣言来了怎么办?迎头一击啊!


近日,一则关于冠心病新治疗技术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说今年7月起,台湾一家医院使用新的技术将冠状动脉中的“沉淀物”像吸尘器一样吸出,不需要安装支架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冠心病患者就可以不用终身服药了,也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这简直是值得广大冠心病患者“喜大普奔”的福音啊!身边的朋友都纷纷向笔者咨询……


但事实上,这所谓的“抽吸术”真这么神?


“沉淀物”不同,治疗也不同


先解释下所谓的“血管内沉淀物”。堵塞血管的物质多数情况下不外乎可分为斑块和血栓。


斑块多数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是由于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内所造成的血管管腔狭窄的过程,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状态。其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血栓则是斑块不稳定所造成,其结局是急性的血管内血流堵塞。现代医学认为,血栓的形成一般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血管内皮受损或血管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淤滞,即现代版“Virchow三要素”。


视频中所谓“血管内沉淀物”指的是血栓。因为一般由于斑块引起的狭窄,如果管腔狭窄并不严重,且斑块比较稳定,那么是不需要介入或者外科干预的,口服药物就可以。而大动干戈的抽吸掉斑块,显然会人为造成斑块不稳定,破坏血管内皮,从而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抽吸术已运用已久,之后大多患者还要装支架


实际上,血栓抽吸术并非视频中所宣称的那样是新技术。作为心内科医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的操作之一,血栓抽吸术开展时间由来已久,在本世纪初已有所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血栓抽吸的认识已经从开始的积极赞成到了现在的选择性使用。


的确,血栓抽吸术降低了病变血管血栓负荷,改善了心肌灌注,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成为血栓性病变介入治疗的利器。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大家对血栓抽吸的认识已经从开始的积极赞成到了现在的选择性使用。原因是血栓抽吸会增加脑卒中、远端微血管闭塞等继发性栓塞的风险。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定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处理指南中,对于血栓抽吸术的推荐为:在有选择的患者中或者紧急情况下进行血栓抽吸(Ⅱb级推荐/C级证据),不建议PCI时常规进行血栓抽吸(Ⅲ级推荐/A级证据)。


就算做了血栓抽吸术,绝大多数患者也需要再放支架。原因是,血栓抽吸术只是解除了血栓的梗阻,对于造成血栓的病因并未解除,如果血栓抽吸后斑块仍然不稳定,或者血栓负荷仍然很高,那么患者会再次出现血栓形成堵塞血管。


当然也有例外,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于波教授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指出:在由于斑块侵蚀导致的急性血栓事件中,有部分属于斑块侵蚀,而不是斑块损伤破裂的病人中,有免于支架植入的可行性,但这一占比相对较少。


所谓“新技术”,只是改良而已


那这个“新技术”又是一个虚假消息?实际上,前面那个视频只是经过剪辑后的产物,原视频是有英文解说的。大意是这种装置可高效、安全、快速的将血栓抽吸出来,而且使用了血液滤器,可避免血栓脱落后导致继发性栓塞,也就是说做了一点改良而已。


但是整个视频内容连一个和“支架”有关的词都没有。因此原视频可能是一个医疗器材说明视频或研究解析,完全不是什么“重大突破”。


所以笔者猜测编辑视频的发布者是用弥合了普通大众的心理诉求的手段,达到为自己刷粉和博取关注度的目的而已。而且当事方,台湾最大医疗机构之一——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林口为分院区)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视频中关于医院的消息都是假的,也没有什么“由美长庚医院”。


作者:岚逸筠篁、陈瑞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11-10 1dedfe95m66(暂无匿称)

    抽吸必有伤害

    0

  2. 2016-10-20 进击的叶子酱

    好神奇的样子

    0

  3. 2016-10-20 乐奕11

    厉害

    0

相关资讯

BMC MED:为什么教育程度、经济情况不同的冠心病风险不同?可能是生活方式在作祟

有研究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风险不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如吸烟,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原因。 本项涉及英国女性的大型前瞻性研究,调查了教育、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CHD风险之间的联系,评估了吸烟、饮酒、运动和BMI对这些不平等风险的贡献。 排除基线患有心脏病、卒中或癌症的妇女后,共纳入了1202983名平均年龄56岁(SD 5岁)的女性,随访首次

GW-ICC 2016:吴永健教授谈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如何落地基层医院?

▲ 吴永健教授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血管病会议期间,县域医疗联盟成立后第一次正式会议——县域医疗论坛召开,旨在对基层医师培训冠心病治疗相关技术和理念。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医疗现代化水平。我国各地区间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县级医院数量庞大又承上启下,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本次会议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吴永健教授详细阐述了冠心

GW-ICC 2016:冠心病介入的问题与争议

冠心病介入的问题与争议杨跃进教授做客"第一直播间"历经40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虽已成熟,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且存在争议。2016年10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做客由心在线承办的"第一直播间",畅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问题与争议"。一、复杂CTO的开通问题从技术上讲,PCI最复杂和高危的病变主要是真分叉、左主干和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这也是PCI技术的

Am J Med:提高心肺适能可降低冠心病和死亡风险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心肺适能和与冠心病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我们假设对于没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个体,心肺适能与这些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 研究纳入了57,999例患者,年龄53±13岁,49%为女性,29%为黑人,均来自FIT项目。心肺适能以基于运动应激试验时的代谢当量表示。通过患者自我报道收集一级亲属冠心病病史等信息。校正人口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心肺适能与冠心

GW-ICC 2016:韩雅玲教授谈冠心病抗栓诊治中国临床循环及指南共识

导语:2016年,长城会首次与世界心力衰竭大会2016(WHFC 2016)和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会年会(ISCP)联合召开。会议上,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韩雅玲教授分享了《冠心病抗栓诊治中国临床循环及指南共识》。韩教授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第三、四军医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药品评审专家

盘点:近期冠心病研究进展汇总

冠心病是全球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法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占全世界总疾病死亡率的30%,远远超过癌症等其他疾病,预计到2030年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花费将达到10440亿美元。这里小M整理了今年以来冠心病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大家分享。【1】JECM:血清FGF21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者体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