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淋巴细胞计数与ide-ce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结局相关

2024-06-12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美国多中心学者开展一项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旨在评估从单采到清淋时外周血ALC的深度变化如何影响接受ide-cel标准治疗 (SOC)的临床结局。

淋巴细胞计数的预测价值

BCMA CAR-T细胞来疗法Idecabtagene vicleucel (ide-cel)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中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疗效。CAR-T细胞的疗效取决于多种内在因素,包括制造前后的T细胞表型、CAR-T细胞的持续和扩增以及肿瘤特征,也有CAR-HEMATOTOX模型等用于预测患者预后。但很多因素在常规临床实践中不容易测试,或不足以单独预测长期缓解,或较为复杂。

研究证实,清淋前(pre-LD)的淋巴细胞计数ALC)可能与各种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和MM)患者的缓解深度和生存结果有潜在的关联。因此美国多中心学者开展一项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旨在评估从单采到清淋时外周血ALC的深度变化如何影响接受ide-cel标准治疗 (SOC)的临床结局。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图片

本文重点

作者探讨了ALC对商业化idecabtagene vicleucel治疗骨髓瘤患者的生存结局的影响。

作者创建了一个新的ALC模型,分为3个分组:清淋前ALC正常,清淋前低ALC +单采前到清淋前的降低率(%R) <37.5,清淋前低ALC+ %R≥37.5。

清淋前低ALC+单采前(pre-A)到清淋前的降低率≥37.5与较差的生存结局相关。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美国11家中心接受单采的RRMM患者214例,基线特征见表1。中位年龄为64岁,29.8%的患者为高危细胞遗传学,26.5%的患者为高骨髓肿瘤负荷,44.7%的患者存在髓外病变(EMD)。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6。ALC参数如表1所示,包括pre-A、pre-LD、pre-A与pre-LD ALC的绝对差值、差值百分比。清淋前ALC显著低于单采前ALC(中位数为0.55 vs 0.65, p<0.0001)。

图片

ALC特征对PFS和OS的影响

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中位PFS为8.1个月,3、6、12个月PFS率分别为77.8%、60%、38.5%。中位OS为12.5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OS率分别为93.5%,84.9%和61.9%。

在单因素分析中评估异常的单采前和清淋前ALC的影响以及所有ALC参数的四分位数水平对PFS和OS的关联。证实清淋前正常ALC对比低ALC的OS有差异,ALC从单采前到清淋前的降低率(%R)以37.5%为界同样影响OS。

图片

基于单因素分析建立了新的ALC模型,包括三组:清淋前正常ALC (≥1×109/L) 、清淋前低ALC(<1×109/L) +单采前到清淋前的降低率(%R) <37.5和清淋前低ALC+%R≥37.5,分别占21%、55.2%和23.8%的患者,6个月PFS分别为40%、67.6%和60.9%,6个月OS分别为69.5%、87% 和94.3%;此外30天ORR分别为87.8%、77.6%和69.8%,≥2级神经系统事件分别为4.9%、12.3%和14.9%,≥2级CRS分别为27.9%、16.5%和12%(p=0.04)。

图片

在多因素分析中,在校正年龄、运动状态、细胞遗传学风险、桥接治疗的使用和髓外病变后,ALC对PFS的影响未保持统计学意义;但与清淋前正常ALC组相比,清淋前低ALC+%R≥37.5组的OS仍明显较差(HR=4.3,P=0.036),但清淋前低ALC+%R≥37.5组与清淋前低ALC+%R<37.5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R=1.73,P=0.13)。

图片

总结

该研究表明,在接受SOC ide-cel治疗的患者中,清淋前低ALC+单采前到清淋前ALC高降低率与较差的生存结局(特别是OS)相关。但还要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研究ALC与ide-cel后生存结局的关系,以证实该结果并提供ALC预测价值的更有力证据,包括37.5%的ALC降低阈值可能并非最佳。

参考文献

Khouri J, et al.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 and Outcomes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Idecabtagene Vicleucel: The U.S. Myeloma Immunotherapy Consortium Real World Experience,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jtct.2024.05.025

作者:聊聊血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Hematol:以daratumumab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加髓外浆细胞瘤或骨旁浆细胞瘤——意大利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经验的初步随访

这一分析表明,daratumumab联合治疗可能有助于具有副骨骼特征和不良高危细胞遗传异常的患者。

ASCO 2024: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新突破,CD38单抗Isatuximab与VRd联用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IMROZ 3期研究)

Isatuximab 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CD38受体的特异性表位结合,诱导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活性。

Lancet Oncol:IMWG关于多发性骨髓瘤CAR-T治疗和反应评估的共识指南

旨在协调CAR-T的管理,为患者选择、桥接治疗、清淋、反应评估和一般毒性管理提供广泛建议。

Haematologica:郝牧/邱录贵团队揭示抗骨髓瘤细胞免疫治疗新靶点LILRB4及作用机制

该研究首次创新性地提出靶向LILRB4可以实现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是理想的MM治疗策略。

NEJM:Belantamab Mafodotin、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Belantamab mafodotin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单药活性,这一发现支持进一步评估该药物与标准治疗相结合的效果。B 细胞成熟抗原 (BCMA) 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既定靶点。

【BCJ】24周期Dara-KRd不伴移植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II期研究结果

学者开展了一项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Dara-KRd(24周期)不联合ASCT治疗NDMM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Cancer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