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Obinutuzumab、依鲁替尼和venetoclax联合靶向疗法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b期研究结果

2018-08-17 MedSci MedSci原创

现已证实包含抗CD20单克隆抗体obinutuzumab、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靶向疗法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表明基于互补机制的联合疗法是理想的。但是,将venetoclax与其他活性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阻碍了该种联合方案的临床推广。Kerry A. Rogers等研究人员为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

现已证实包含抗CD20单克隆抗体obinutuzumab、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靶向疗法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表明基于互补机制的联合疗法是理想的。但是,将venetoclax与其他活性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阻碍了该种联合方案的临床推广。

Kerry A. Rogers等研究人员为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设计并实施了一种持续固定的方案,即依次给药:obinutuzumab→依鲁替尼(第2个疗程)→venetoclax(第3个疗程),一共14个疗程(28天一疗程)。本研究共招募了12位复发性/难治性CLL患者,均采用研究方案进行治疗。研究人员还检测了venetoclax的剂量水平,并鉴定了FDA批准的三种药物剂量以供联合应用。

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副反应与已知的单药毒副作用一致,其中血液方面的不良反应最常见,未发生明显的肿瘤溶解综合征。总体缓解率高达92%(95% CI 62-100%),其中42%(5/12)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骨髓部分恢复。在治疗结束后,有6位患者的血液和骨髓中均检测不到CLL残留。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这种方案用于CLL患者可有效诱导深度缓解,并且安全性高,为进一步开展2期乃至3期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原始出处:

Kerry A. Rogers,et al. Phase. 1b study of obinutuzumab, ibrutinib, and venetoclax in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lood  2018  :blood-2018-05-853564;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05-85356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

近年,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 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CLL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 年版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现就2018年版新修订指南进行解读。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

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对CLL/S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版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JCO:中位缓解持续时间33.2个月!Venetoclax使伴del(17p)难治复发CLL患者获持久缓解

伴17号染色体缺失(del[17p])或TP53基因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预后差,Venetoclax可有效提高该类患者缓解率,但早期临床试验结果尚不能明确Venetoclax应答持久性及安全性等问题。近日,JCO杂志发布了Venetoclax治疗伴del(17p)难治复发CLL患者的最新随访结果,旨在评估Venetoclax应答持久性、安全性及患者微小残留灶(MRD)情况。

Blood:信号通路抑制剂在高危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高风险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定义是对化疗免疫疗法(CIT)具有临床和/或遗传抵抗(TP53异常)。随着通路抑制剂(PI)的可用性,如激酶抑制剂和BCL2拮抗剂,大大提高了CIT耐药性患者的预后。Peter Dreger等人建议修订高危型CLL的定义,即受TP53异常驱动、PI治疗可缓解。I型高危型CLL,CIT耐药的定义为携带TP53异常、临床上的CIT耐药性疾病,但PI治疗可完全缓解。

2018 BSH指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2018年7月,英国血液病学学会(BSH)发布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指南,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管理中提供清晰的指导建议,内容涉及治疗亲朋个,具体治疗方法,治疗反应评估,支持性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期间副作用的管理。

NCCN临床实践指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019.V1)

2018年8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指南2019年第1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检查、分期 虚弱患者的严重合并症 没有17p缺失或Tp53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17p缺失或Tp53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