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锌离子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新福音?

2015-05-06 佚名 生物谷

神经退行性病变,比如阿尔兹海默症,被认为起源于蛋白的错误折叠和淀粉样蛋白的聚集。这聚集的蛋白颗粒,有的可以形成纤维状的蛋白,无法溶解在细胞中而沉降下来,会对神经元细胞产生毒性。比如β淀粉样蛋白的纤维化聚集就与与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 而金属离子(如锌离子)很早就被发现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很大关联。其中,β淀粉样蛋白在锌离子在不同的浓度,其细胞毒性也会不同。然而,锌离子

神经退行性病变,比如阿尔兹海默症,被认为起源于蛋白的错误折叠和淀粉样蛋白的聚集。这聚集的蛋白颗粒,有的可以形成纤维状的蛋白,无法溶解在细胞中而沉降下来,会对神经元细胞产生毒性。比如β淀粉样蛋白的纤维化聚集就与与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

而金属离子(如锌离子)很早就被发现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很大关联。其中,β淀粉样蛋白在锌离子在不同的浓度,其细胞毒性也会不同。然而,锌离子是如何影响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细胞毒性,还依然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不同的研究给出了矛盾的结果。瑞典的研究者们发现,锌离子,可能作为一种伴侣分子,能够有效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锌离子可以通过结合在β淀粉样蛋白纤维N端,形成短时性的稳定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可以明显有效阻碍这种蛋白的纤维化聚集。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研究者们定量研究了锌离子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影响。他们发现,在环境中没有锌离子的时候,β淀粉样蛋白A β40的聚集方式是依赖于单体的二次成核方式,加上纤维状淀粉蛋白末端伸长的方式。当细胞环境中存在生理浓度锌离子的时候,β淀粉样蛋白的纤维状末端生长减缓,进而导致了整个β淀粉样蛋白A β40的聚集速率的下降。通过核磁共振弛豫分散方法和荧光动力学方法,他们发现锌离子可以短暂结合在纤维状的β淀粉样蛋白颗粒N端,导致了一种新的形态的A β淀粉样蛋白。这种在N端折叠状态的beta淀粉样蛋白只是短暂存在,会影响新的单体蛋白加在蛋白纤维状N端,这样一种蛋白-锌的复合体非常有效地阻碍了A 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

在β淀粉样蛋白纤维状聚集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步骤。首先是单体的β淀粉蛋白结合在纤维状的淀粉样蛋白的一端,形成一种中间态。然后是再折叠形成更加紧密结合的状态,从而完成了β淀粉样蛋白的伸长。作者们认为,锌离子能够明显降低纤维化的速率,很有可能是影响了这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步骤。

然而,能否在更复杂的环境中证明锌离子可以阻碍β淀粉样蛋白伸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原始出处:

Axel Abelein, Astrid Gräslund, and Jens Danielsson1.Zinc as chaperone-mimicking agent for retardation of amyloid β peptide fibril formation.PNAS, April 28, 2015.doi: 10.1073/pnas.1421961112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5-09-20 drwjr
  2. 2015-05-06 huaxipanxing

    看看

    0

  3. 2015-05-06 223.104.5.**

    单纯离子很难改变现状

    0

相关资讯

神经退行性疾病:小胶质预备,go...

       许多研究表明,小胶质启动加剧了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程,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朊病毒疾病。然而在启动过程的开始背后的分子路径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补体系统的调节失常很可能与此有关。        补体调节蛋白CRRY是啮齿动物中的“替代路径”的一种重

Neurology:MRI或可替代腰穿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鉴别

MRI预测tt/Aβ的精确度很高 尽管潜在的神经病理不同,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变性(FTLD)可能存在重叠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很困难,往往需要进行活检做病理学诊断或者进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为此,美国宾州大学神经科的Corey T. McMillan等人的一项研究,尝试用MRI替代脑脊液检查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鉴别,结果发现,MRI可以替代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筛查AD和FTLD病理机

ANNS 2014:深部脑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新闻——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深部脑刺激可以改善痴呆症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该研究作为一篇摘要,于2014 年 4 月 7 日发表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第 82 届年度会议上。丘脑髓板内核群深部脑刺激 (ILN-DBS) 已被证实可以改善认知和空间记忆采集功能。它可以在痴呆症和其他会导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产生类似的效果吗?这是Sheng-Tz

Hum Mol Genet:利用蠕虫成功筛选出致命大脑疾病的候选药物

近日,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建造出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蠕虫模型,并利用此蠕虫模型,筛选到一种能治疗疾病的潜在化合物。 在欧洲和北美,10万中就有1人会患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 (ANCL),ANCL通常在30多岁发病,在40多岁左右导致死亡。虽然最近鉴定出此疾病是由DNAJC5基因被突变引起的,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手段来治疗这种疾病。 这是第一次科学家在蠕虫中成功复制该疾病,

Lancet Neurology:神经科学研究基石——中国人脑组织库建设计划

意大利神经学家、组织学家卡米洛·高尔基、西班牙神经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等许多先辈在大脑神经解剖学、组织学、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奠定了神经元网络学说研究基础,至今引领我们探索神奇的大脑。在当今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年龄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人脑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脑组织库建设为人脑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资源,有利于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医学、病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