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N:老年患者皮下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和功效

2016-02-22 MedSci MedSci原创

肠外营养管理,皮下途径比外周静脉途径的耐受性更好。肠外营养皮下营养途径是静脉途径的可替代的安全的选择。

背景

许多不能耐受足够的肠内营养患者可能受益于肠外营养支持,但由于中心静脉通道难以长时间放置,实际上不能进行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研究目标

比较通过皮下途径与通过外周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效能。

材料和方法

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纳入121例老年住院患者。主要终点是主要局部副作用的复合终点,定义为局部水肿、水泡、红斑、静脉炎、蜂窝组织炎、难以忍受的疼痛、营养途径失败需要更换途径。次要终点是营养参数、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主要局部副作用,皮下途径(59例)不劣于外周静脉途径(61例)。外周静脉途径组主要局部副作用趋向于增加(P=0.059)。局部水肿在皮下途径组多见(P 0.05),营养途径失败在外周静脉途径组多见(P<0.001)。营养和生化指标、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两组相似。

结论

肠外营养管理,皮下途径比外周静脉途径的耐受性更好。肠外营养皮下营养途径是静脉途径的可替代的安全的选择。

原始出处: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09-27 feather89
  2. 2016-07-14 jetleo

    皮下途径怎么搞

    0

相关资讯

老年胃癌术后营养支持可**肠内营养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的黄国强、于吉人、冯永生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效果及其与肠外营养支持(TPN)的比较。研究指出,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可促进机体恢复,减少并发症,且价格低廉,可作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第9期《中国老年学杂志》上。

NEJM:成年病危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选择的研究

成年病危患者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早期营养支持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提出假说认为使用肠外营养可能优于肠内营养。 研究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实效随机试验,对象是来自33个英国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成年患者,并且要求入选患者起初是随机收住到其中任一个监护病房的。我们随机得把那些既可以接受肠外营养又可以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分到任一组方式组中,并且在入组后的36小时内起始给予营养支持,共持续5天。主要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