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TAVR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住院率的影响

2019-03-23 不详 MedSci原创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再住院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严重AS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15324名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84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预测死亡率风险评分为7.0,61.1%的患者是通过经股途径接受TAVR。与接受TAVR治疗之前相比,接受TAVR治疗后的心衰住院率和住院天数均有所下降。然而,全因、非心血管和出血住院率和住院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再住院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严重AS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

本研究纳入了15324名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84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预测死亡率风险评分为7.0,61.1%的患者是通过经股途径接受TAVR。与接受TAVR治疗之前相比,接受TAVR治疗后的心衰住院率和住院天数均有所下降。然而,全因、非血管和出血住院率和住院天数均增加(p < 0.01)。接受TAVR治疗后的住院率在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的患者中降低最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以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花费,但增加了全因、非血管和出血住院率。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JACC三月第二期研究一览

1.房颤患者认知功能的降低与亚临床脑损伤相关DOI: 10.1016/j.jacc.2018.12.039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73/9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更高,可能是由未知的脑血管损伤引起。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本研究纳入了1737名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73 ± 8 岁,女性占28%,90%接受有口服抗

JAMA:现行心血管疾病临床指南证据等级研究

研究发现,现行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指南中,仅少部分的推荐方案是依据多个或大型临床研究结论制定的,这一现象在近10年间无显著改善

JACC: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

对于二尖瓣狭窄和房颤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研究均排除了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DOACs对二尖瓣狭窄患者的疗效影响。本研究纳入了2230名二尖瓣狭窄和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69.7±10.5岁,男性占30.6%),主要终点事件是缺血性卒中或系统性血栓的发生。结果显示,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在DOAC组中为2.22%

JAHA:亚裔美国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异质性研究

亚裔美国人(印度、中国、菲律宾、韩国、日本和越南)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模式差异很大,尤其在年轻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亚裔美国人和非西班牙裔白人因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而损失的潜在生命。本研究纳入了2003-2012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群,分析结果显示亚裔美国人在心血管疾病负担方面表现出异质性。其中印度裔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更高,印度裔男性2012年每100000人群中的损伤寿命为724年,因缺

施仲伟教授解读美国新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

日前,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下简称“新指南”)更新,相对弱化了阿司匹林的地位,难免让公众迷惑,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一级预防药物还能用么?应该怎么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仲伟在现场详细解读了新指南,我们摘取部分相关内容来解答这些疑问。更新指南的基础是美国心血管疾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多年前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总体上的结论是获益大于风险,出血问题也备受关注。欧洲专

JAHA:血浆金属蛋白酶-1水平与慢性肾脏疾病呈相关性

组织抑制剂金属蛋白酶-1(timp-1)和原胶原III型氨基末端肽是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循环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这两种标志物与充血性心衰和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纳入了922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7岁,女性占57%),并对其血浆的timp-1和原胶原III型氨基末端肽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的timp-1水平与CKD的发生呈正相关(HR:1.90; 9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