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oncology: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放疗,生存期延长近3倍

2018-06-26 肿瘤 肿瘤

2017年9月,权威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项重磅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接受了4-6个疗程的化疗后,肿瘤缓解或者稳定的情况下,对残余的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ABR),可以将生存期提高近3倍!这是一项单中心的随机II期研究,入组条件是接受较为猛烈的双药化疗4-6个疗程后,疾病未出现进展的患者。一共入组了29名患者,分成2组。一组接受单药、靶向药等温和的全身

2017年9月,权威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项重磅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接受了4-6个疗程的化疗后,肿瘤缓解或者稳定的情况下,对残余的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ABR),可以将生存期提高近3倍!

这是一项单中心的随机II期研究,入组条件是接受较为猛烈的双药化疗4-6个疗程后,疾病未出现进展的患者。一共入组了29名患者,分成2组。一组接受单药、靶向药等温和的全身治疗维持;另外一组先对残余的病灶做立体定向放疗,然后再接受温和的全身治疗维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转移灶的数目、脑转移情况以及入组前接受的化疗疗程数,无统计学差异。

这项研究本来计划入组36名患者,结果刚刚入组完29名患者,独立的疗效评审委员会就叫停了试验,因为明显加入放疗的这一组的生存期碾压式的好。胜负已经很明显了,比赛提前终止。
 
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比赛结果呢?

从2014年4月到2016年7月,入组病人、接受治疗并且完成随访,每一位病友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6个月。诱导化疗最长用的方案是培美曲塞+卡铂(48%),维持治疗药物最常用的是单药培美曲塞(62%)。接受局部治疗的那一组,所有病人的所有病灶均接受了放疗,14例患者的31处病灶接受了放疗。

两组未发生治疗副作用导致的死亡,两组3-4级副作用发生情况类似。

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3.5个月——局部放疗的加入,让生存期延长了近3倍!

更为重要的是:未接受放疗的15位病友中,有10位已经出现了疾病进展,其中7位就表现为原有病灶的进展;而接受过放疗的14位病友,无1例出现原有病灶的进展;也就是说,对原有残余病灶的放疗,至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这些病灶的进一步进展和复发。



当然,上述研究仅纳入了29位患者,同时每一位患者接受的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的方案也不统一,还存在较大瑕疵。目前,设计更严谨、规模更大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志愿者。

参考文献:
Consolidative Radiotherapy for Limited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17 Sep 24:e173501. doi: 10.1001/jamaoncol.2017.3501

作者:肿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呼吸领域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组织国内呼吸领域肺癌专家撰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呼吸领域专家共识”(简称“共识”),以期推动我国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ESMO OPEN:无驱动基因的晚期 NSCLC在一线化疗失败后,何去何从

尽管晚期 NSCLC 一线治疗有效,但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截至 2014 年,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药物仅三种——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仅用于肺鳞癌)、厄洛替尼。近年,获批用于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的药物不断增加,临床上又有了更多新选择。

JCO:激酶抑制剂可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近日,在医学权威杂志JCO上面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激酶抑制剂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化[EGFRm]以及EGFR T790M抗性突变)。

2017 澳大利亚建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 T790M检测

第一代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主要用于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本文主要针对T790M基因突变检测的时机提出建议。主要建议内容涉及T790M突变检测的最佳时机;RGFR受体突变检测的样品,T790M突变最有效的检测方法,三代第EGFR TKI治疗T790M突变患者 。

冯国生:由点到面:从广西看国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自2008年后,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2017年10月,以易瑞沙为代表的新一批分子靶向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范围和获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靶向治疗的春天”中,国内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令人关注,冯国生教授以广西作为着眼点,就目前国内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进行了解读。

大咖来啰: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优选方案

正大天晴自主研发的安罗替尼在2017年ASCO会议上公布了ALTER0303研究的具体数据。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可显着提高OS、PFS和ORR三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我国NSCLC三线治疗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