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Transl Psych:酒后失态原来也是基因在捣鬼

2015-11-20 佚名 生物谷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遗传突变,该突变可是的携带者喝醉酒后出现特别冲动和鲁莽的行为,研究者指出,在芬兰超过10万人都携带这种突变。 许多芬兰人都知道有些人喝醉后会行为会变得过度奇怪且不稳定,文章中研究者推测这或许是某些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研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遗传突变,该突变可是的携带者喝醉酒后出现特别冲动和鲁莽的行为,研究者指出,在芬兰超过10万人都携带这种突变。

许多芬兰人都知道有些人喝醉后会行为会变得过度奇怪且不稳定,文章中研究者推测这或许是某些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研究者Roope Tikkanen博士表示,如今我们发现血清素2B受体基因的点图片或许会使得携带者更加易于出现冲动行为,尤其是在酒后表现尤为明显,这项研究是对2010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的补充,Nature杂志上研究者Bevilacqua阐述了在芬兰人机体中发现了血清素2B受体的突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携带该突变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易于变得冲动,而且这些个体非常有可能挣扎于自我控制和情绪障碍中;目前研究者对血清素2B受体在人类机体中的功能知之甚少,但其被认为和个体情绪冲动相关,尽管这只是在很少一部分人中出现的精神健康问题,本文中研究者在2.2%的人群中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一个基因在复杂现象中的影响往往是次要的,但其却有可能帮助鉴别出该基因对人群的影响,比如基因突变对芬兰人的影响等。

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在遭受冲动控制困难的单一个体的大量临床样本中表现较为明显,那么研究者或许就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而最为重要的措施明显就是控制个体的酒精消耗,其它的措施还包括尝试通过认知行为精神疗法和药物疗法来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控制。除了芬兰人群体健康的假定影响外,本文研究发现还揭示了血清素2B受体在人类机体中的重要角色,研究者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揭示该基因表达的影响,即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以在多种方式中受到影响。

最后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阐明了血清素2B受体在个体健康中的影响,而增加对血清素2B受体功能的理解对于后期开发新型药理学方法来治疗相关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思路。

原文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6-10-30 bsmagic9140
  2. 2015-11-20 lixh1719

    有可能

    0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中年早期人群适度喝酒可降未来心衰风险

众所周知,酒精具有心脏毒性,如果过多摄入可导致心力衰竭(HF)。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适度酒精摄入与心衰风险的关系尚未知。2015年1月20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杂志的一项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研究者发现,中年早期人群每周酒精摄入达7杯(98 g酒精)与其将来心衰风险较小有相关性,女性与男性人群的这种相关性相似,但在女性中不十分确定。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尽管过量

揭开八大致命饮酒误区

谎言一、喝酒红脸不易醉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分解酒精,不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谎言二、浓茶咖啡可醒酒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酒

PNAS:喝酒脸红人群可能具有肝癌风险

导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可去除有毒醛类,包括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近40%的东亚人表达一个失活的ALDH2*2变异,其中在位置487(E487K),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临床表现即为饮酒后脸红,同时此类型的人群可能具有胃肠道肿瘤的高风险。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Mitochondrial ald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