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崇明试点2.0版医联体,今年启动三大基础工作

2018-01-19 陈斯斯 澎湃新闻

“如果说原来的医联体的建立是为了帮老百姓解决看病治病,现在2.0版医联体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少生病、晚生病。”上海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1月19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计生委代表区所属公立医疗机构与上海新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新华-崇明区域医联联合体深化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2.0版紧密型医联体,将为崇明70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如果说原来的医联体的建立是为了帮老百姓解决看病治病,现在2.0版医联体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少生病、晚生病。”上海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1月19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计生委代表区所属公立医疗机构与上海新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新华-崇明区域医联联合体深化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2.0版紧密型医联体,将为崇明70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从治疗向预防转变

上海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希望,中国能有一个像美国小镇Framingham的地方。

据孙锟介绍,Framingham被称为改变美国心脏的小镇。1940-1950年,美国传染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后,心血管疾病却迅速增长。为了预防和控制,政府和医学工作者在Framingham,共同启动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可行的健康计划,对当地一个大样本人群,进行长时间的随访观察,鉴别出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髙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乏体育运动等。随后多年,在此基础上,还涌现了新的诊断技术,如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心脏和大脑的磁共振成像,心脏和血管CT扫描、骨密度检査等。

“过去的70年,Framingham对人群健康管理的成绩也从心血管领域扩大,与全球顶尖的医学研究者合作,开启了衰老、卒中、老年痴呆、骨质疏松症、关节炎、营养、糖尿病、眼病、听力障碍、肺部疾病和常见疾病的遗传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孙锟说,Framingham给当地居民以及更大范围内的人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而现在上海崇明也具备了这样的土壤。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今天中国的医学必将从治疗向预防改变,必将从开药诊疗向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转变。这就是新华-崇明医联体的改革试点最适宜的深入推广的土壤温度。”孙锟说。

将启动大规模病谱调查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透露,2018年起,新华崇明医联体将启动三大基础工作。

一是启动大规模疾病谱的基线调查,搞清楚崇明人的健康家底,以便医联体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及服务。

二是建设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在上海市卫生信息健康网的指导下,基于崇明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成智能化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搭建,成立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数据中心,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立以医疗、慢病管理、签约服务、药品管理等内容为主的健康管理决策数据平台等,推进临床检验、影像、远程会诊、病理检测和消毒供应“五个共享中心”建设,为未来关注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变化奠定基础。

三是全面的科普宣教,通过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8家村卫生室的医疗管理模式,与村卫生室合作开展科普宣教,树立健康理念,让群众满意,百姓放心,让健康生活的理念人尽皆知。

上海市卫计委表示,为推进“健康上海”建设,上海还将探索在崇明地区开展基于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试点。

“此次医联体的医改试点,不能一蹴而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联体内已经成立医联体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设计医联体实施路径规划。在执行委员会下组建医联体内部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医保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信息管理委员会、绩效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委员会、人员培训管理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将制定出医联体内试点的通用规范,让每个项目都拥有交叉的通用接口。

“医联体试点改革的参与者是所有崇明民众、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而最终的获益者也必将是崇明的崇明的全体民众、所有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孙锟表示。

作者:陈斯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21-11-20 湘雅科教

    已阅,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上海疾控:本市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总体疫情在历年一般水平

近几天,沪上各儿科医院门诊爆满的消息不绝于耳。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本市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节,近阶段本市儿童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略高于去年同期,流行态势较为平稳。本市总体疫情处于历年一般水平。(注:流感样病例为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发病数将进一步上升综合本市历年流感流行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本市流感样病例仍将继续维持在目前峰季的较高水平,并预计持续到明年1月。当

上海浦东五医院赴大理义诊,各科专家坐诊手术带教

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启动首次“大理浦东医疗周”活动,东方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公利医院、周浦医院、浦南医院分别组队,分头前往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剑川县、洱源县、弥渡县、鹤庆县,连续5天,开展义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讲座、手术示范等活动,不少专家在滇期间还开创了多个“首次”与“第一”,由此拉开了浦东卫生援建大理的序幕。为开展卫生事业的精准扶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云南大理落地生根,上海

Nature:上海中科院药物所新成果促进糖尿病新药开发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课题组和赵强课题组在B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又获重要突破,首次测定了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全长蛋白与多肽配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对细胞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及其活化调控机制。该成果1月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上海全国首创省级医改创新举措评选 新华医院拔得头筹

在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解放日报》社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正式揭晓。包括建设“新华一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打破“天花板”让好医生脱颖而出等荣获十大创新举措,另有15项举措荣获提名奖。据悉,这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省级医改创新举措评选。近年来,上海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地区,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

伤医事件不再翻篇 上海复核伤医女教师晋升资格

针对网传伤医行为,警方提供的资料显示,2015年9月26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内,病人缪某与急诊医生郑某因就诊流程问题发生口角,后升级为冲突,缪某殴打郑某致鼻骨骨折。上海徐家汇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将双方带所调查并制作笔录。经询问,双方同意进行调解。后双方在徐家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缪某同意给予对方一次性经济补偿,郑某对此表示无异议。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缪某面对记者说:“伤医肯定是自

国务院:上海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主决定床位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确定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措施,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振兴。会议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到不断推进“证照分离”,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更大释放创业创新活力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