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微环境诱导的CD44v6突变可促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进展。

2018-01-21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脾内微环境(不是骨髓微环境),可诱导CD44v6突变,促使早期转移。在鼠类和人类B细胞白血病中CD44v6表达水平与NF-κB和MAP激酶信号相关,可促进增殖。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进展依赖于微环境的信号。研究人员既往发现在体外重构这种微环境可诱导黏附分子CD44发生特异性的突变,使得人CLL与透明质酸(HA)有很高的亲和力。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Tcl

中心点: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脾内微环境(不是骨髓微环境),可诱导CD44v6突变,促使早期转移。

在鼠类和人类B细胞白血病中CD44v6表达水平与NF-κB和MAP激酶信号相关,可促进增殖。

摘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进展依赖于微环境的信号。研究人员既往发现在体外重构这种微环境可诱导黏附分子CD44发生特异性的突变,使得人CLL与透明质酸(HA)有很高的亲和力。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Tcl1转基因的B细胞特异性缺乏CD44的小鼠模型中,对比标准CD44与其突变体对白血病B细胞归巢和繁殖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这类小鼠白血病发病延迟,脾、肝、肺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减少,而骨髓浸润无改变。通过竞争性移植发现,CLL归巢至脾和骨髓中需要功能性的CD44.

值得注意的是,在脾脏中CD44v6突变富集,可增强CLL的转移和增殖,同时HA结合增强。此外,研究人员在人类疾病中对CD44v6诱导进行归纳概括,并利用体外抑制试验和染色体免疫组化试验,发现MAP激酶和NF-κB信号参与CD40配体和B细胞受体激活。通过对CD44v6-HA涉及的下游信号进行研究发现ERK和p65激活。

总而言之,CLL中的CD44-NF-κB-CD44v6通路,使肿瘤细胞获得HA结合能力,促进增殖;抗-CD44v6治疗可减少人类和小鼠体外的白血病细胞增殖。

原始出处:

Julia C.Gutjahr,et al.Microenvironment-induced CD44v6 promotes early disease progression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Blood  2018  :blood-2017-08-802462;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7-08-80246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7 ASH:Venetoclax在复发或难治性del17p突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评估

BCL2抑制剂Venetoclax现已批准用于复发或难治性del17p突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对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近日研究人员对204名接受Venetoclax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了考察,以分析Venetoclax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效果、毒副作用以及用药剂量情况。研究人员对美国20个临床中心的接受Venetoclax治疗的CL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考察人口统计学、临

2017 ASH:伊布替尼联合FCR一线治疗中青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II临床研究结果

FCR疗法可有效延长IGHV突变CL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但对于IGHV未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则显著下降,此外仅20%的患者接受FCR疗法后可实现疾病完全缓解同时伴骨髓微小病变阴性。近日研究人员公布了伊布替尼联合FCR疗法(iFCR)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青年患者一线用药的多中心II期临床结果。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疾病的完全缓解同时伴骨髓微小病变阴性,次要终点包括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

Lancet oncol:Venetoclax用于进行过依鲁替尼治疗的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用依鲁替尼靶向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疗法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然而,难治性/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依鲁替尼治疗,预后仍然较差。Venetoclax是一种选择性的、口服的BCL-2活性抑制剂,既往用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现有研究人员进行临床试验,评估Venetoclax用于正在采用或已进行过依鲁替尼治疗的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Lancet haemat:利妥昔单抗用于化疗诱导缓解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的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首次结合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治疗后会复发。针对采用氟达拉比、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作一线疗法后获得缓解的老年患者,评估用利妥昔单抗(FCR)作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这是一个随机、非盲的多中心临床3期试验,招募年满65岁的不携带del(17p)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将接受4个月的全剂量FCR治疗+第1、2疗程的第14天予以两次过渡剂量的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 40mg/m2

2017 欧洲临床实践建议:优化依鲁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结局

在欧洲,依鲁替尼被用于治疗几种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来袭欧洲的血液科专家小组针对依鲁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实践管理建议,内容涉及启动依鲁替尼治疗,治疗剂量,监测,同步治疗以及不良事件的管理等。

Blood:CK1δ/ε抑制剂,PF-670462,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中心点:酪蛋白激酶1(CK1)抑制可显着阻滞CLL细胞的微环境互作。CK1抑制,可延缓Eμ-TCL1小鼠模型的CLL样疾病的进展。摘要:酪蛋白激酶(CK)1δ/ε是非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成分,既往研究已证实其可促进慢性淋巴白血病(CLL)的病程进展。现研究人员对CK1δ/ε抑制对原发性CLL细胞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并用两种Eμ-TCL1诱导的白血病小鼠模型系统分析其治疗潜能。研究人员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