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出生后6-24小时内的低温治疗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效果研究

2017-10-25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生后6-24小时内的低温治疗可降低76%的死亡或致残风险,在18-22个月后,有64%的可能降低至少2%的死亡或致残风险

对于孕36周以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开始低温治疗可以减少患儿死亡或致残风险,但6小时后的低温治疗效果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评估了出生后6-24小时内的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研究在美国开展,168名孕36周以上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参与,其中83名接受33.5°C(温度变化范围33°C-34°C),持续96小时的低温治疗,之后恢复正常温度;85人维持37.0°C(温度变化范围36.5°C-37.3°C)。研究的主要终点是18-22个月后中重度致残或死亡的复合终点。

参试患儿平均月龄39周,大多数为男婴。在出生后平均15-16个小时内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低温组主要终点发生19例(24.4%),常温组发生22例(27.9%),绝对差异3.5%( 95% CI,-1%-17%)。贝叶斯分析显示,相对于常温,低温可降低76%的死亡或致残风险(OR,0.86,95%,CI,0.58-1.29)。非低温组患儿死亡、中等以及重度残疾风险的比例分别为71%、64%和56%,而低温可分别至少降低1%、2%和3%的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生后6-24小时内的低温治疗可降低76%的死亡或致残风险,在18-22个月后,有64%的可能降低至少2%的死亡或致残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生儿脑病核磁鉴别的影像特点

  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临床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死率达50%~75%,抢救存活儿中75%~90%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亦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病。   由于两种疾病在早期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给新生儿科医生的早期鉴别诊断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是两种疾病的发

JAMA:低体温治疗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个月死亡或残疾的影响

研究表明,足月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超过72小时、低于33.5°C的低体温或两者联合都不能显著降低18个月龄时患儿的死亡或中重度残疾率。研究结果支持目前采用的33.5°C的低体温72小时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