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效果,Pembrolizumab V.S Ipilimumab

2015-04-20 Zhang JL译 MedSci原创

Ipilimumab(商品名为Yervoy)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阻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的分子。CTLA-4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其杀死癌细胞的能力。Ipilimumab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瞄准并攻击黑色素瘤癌细胞。美国FDA于2011年3月25日批准Ipilimumab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Pembrolizu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单抗,通过作用于程序

Ipilimumab(商品名为Yervoy)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阻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的分子。CTLA-4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其杀死癌细胞的能力。Ipilimumab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瞄准并攻击黑色素瘤癌细胞。美国FDA于2011年3月25日批准Ipilimumab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Pembrolizu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单抗,通过作用于程序性细胞死亡-1(PD - 1)提升人体免疫力,消灭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临床I期数据显示,24%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体内的肿瘤大小出现缩小。该药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发,于2014年9月5日正式成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例PD-1单抗。该药适应症为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然而,两种药物在黑色素瘤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

为了解两药在黑色素瘤疗效方面的差异,在一项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按照1:1:1的比例把834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接受Pembrolizumab(每公斤体重10 mg的剂量)每2周、Pembrolizumab(每公斤体重10 mg的剂量)每3周或4个剂量的Ipilimumab(3毫克每千克)每3周治疗。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结果显示,pembrolizumab每2周方案组、pembrolizumab每3周方案组和ipilimumab方案组的预计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3%、46.4%和26.5% (疾病进展危险比为0.58;pembrolizumab两方案与ipilimumab方案对比P值均 < 0.001;95%的置信区间(CIs)分别为0.46-0.72,0.47-0.72)。


 


三组预计1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74.1%、74.1%和58.2% (pembrolizumab每2周方案组死亡危险比为0.63,95%可信区间为0.47 - 0.83,P = 0.0005;pembrolizumab每3周方案组死亡危险比为0.69,95%置信区间为0.52 - 0.90,P = 0.0036)。



对比ipilimumab组的11.9%,pembrolizumab每2周组和pembrolizumab每3周组的药物反应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33.7%和32.9% (P < 0.001)。三组在平均随访7.9个月后,药物持续反应率分别为89.4%、96.7%和87.9%。两个pembrolizumab组的治疗功效相似。对比ipilimumab组(19.9%),3 - 5级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在pembrolizumab组较低(分别为13.3%,13.3%)。



研究结论:对比目前黑色素瘤标准治疗用药Ipilimumab,抗-PD-1抗体Pembrolizumab能够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减少相关毒副作用。

原始出处:

Robert C, Schachter J, Long GV, Arance A, Grob JJ, Mortier L, Daud A, Carlino MS, McNeil C, Lotem M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0(0):150419053123009. DOI: 10.1056/NEJMoa1503093

作者:Zhang JL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09-13 明天会更好!

    划时代的进步,希望早日攻克癌症,让所有的癌症患者们早日康复!

    0

  2. 2015-06-02 feather89
  3. 2015-10-20 sunylz
  4. 2016-01-23 snf701207

相关资讯

JNCI:两microRNA力挽黑色素瘤转移之狂澜

来自于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及其Laura和Isaac Perlmutter肿瘤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被认为是迄今最大的对早期黑色素瘤细胞信号分子表观遗传分析的研究中,确定了在肿瘤中两个小的非编码基因材料与关键癌细胞的扩散的停滞相关,本质上影响着肿瘤的生物学命运。 在2月11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

Clin Cancer Res:尼罗替尼对KIT突变的黑色素瘤的II期临床研究

目的:尽管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作用于KIT突变的黑色素瘤能达到持续的响应,但选择性抑制剂伊马替尼的疗效以及这类药物对脑转移瘤的活性是未知的。实验设计:我们将有KIT突变或扩增的黑色素瘤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尼罗替尼400毫克BID进行 II期临床研究:A)先前用KIT抑制剂难治的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和b)脑转移瘤的患者。主要终点是4个月的疾病控制率。次要终点包括响应率,疾病进展期和总生存期。西蒙

Clin Cancer Res: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失败?巨噬细胞作祟!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药物直接影响参与癌症的进展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质为主要特征的靶向疗法,已获批准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包括被称为最致命皮肤癌的黑色素瘤。现在, 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对此类药物耐药的一个新途径,而对这种现象认识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黑色素瘤靶向目标或新治疗方法的设计方向。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靶向药物的攻击对象是

STM:治疗黑色素瘤,三合一效果更佳!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结果发现,开创性的三联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控制方面获得更有效的疾病控制率。该法的有效率优于过去一直沿用的BRAF + MEK抑制剂或BRAF抑制剂+免疫治疗组合,并且能够增加免疫应答强度以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靶向药物的攻击对象是发生突变的癌细胞而对健康组织的

PLoS ONE:揭秘驱动黑色素瘤迁移的关键分子机理

近日,来自Norris Cott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名为CXCR3分子的一个新的角色,研究者发现该分子可以扮演黑色素瘤转移的关键介导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研究者Mullins表示,我们假设黑色素瘤可以进行感知活动使其周围的环境变得较为恶劣,随后其就可以通过激活一种逃逸机制来产生反应,进而寻找更适于癌细胞繁衍的环境;而本文中我们发现黑色素瘤可以上调趋化因

JAMA Oncology:NRAS和BRAF突变与高危型原发黑色素瘤生存期的关系

NRAS与BRAF突变在多年以前已经发现存在于黑色素瘤中。然而,这两个基因突变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却尚未阐明。为了研究高危型黑色素瘤的死亡与这两个基因突变的关系,为黑色素瘤患者随访以及后续辅助治疗的需要评估,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JAMA Oncology杂志上。该项研究目的,在于阐明NRAS和BRAF突变与原发黑色素瘤的生存率以及肿瘤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