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的胃十二指肠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2018-03-07 xing.T MedSci原创

总之,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这些发现表明幽门螺杆菌所致的长期胃炎症可能在代谢平衡中起作用。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平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结果也并不一致。近日,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通过在一个大型和未选择的人群来评估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及其症状。

在2002-2012年期间,研究人员对147936名年龄在25至95岁的在以色列进行了尿素呼气试验的个人进行了计算机数据编码。代谢综合征的分类遵循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定义。

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52%和11.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增加了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调整后的比值比(aOR)为1.15(95%可信区间(CI)为1.10-1.19),胃溃疡患病可能性也增加:aOR为1.15(95% CI为1.03-1.28),相比于没有这些疾病的患者。25岁-34岁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与代谢综合征相关:aOR为1.59(95%CI为1.19-2.13),但在老年人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异质性P=0.001)。

总之,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这些发现表明幽门螺杆菌所致的长期胃炎症可能在代谢平衡中起作用。

原始出处:

Rotem Refaeli,et al. Relationships of H. pylori infection and its related gastroduodenal morbidity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large cross-sectional study.Scientific reports.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2198-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urr Eye Res:幽门螺杆菌对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脉络膜厚度没有影响!

土耳其泰基尔达NamkKemal大学医学院眼科的Horozoglu F 近日在Curr Eye Res发表了他们的一项工作,他们探讨了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对无中心性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影响。

Helicobacter:日本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胃癌的影响

在日本,每年大约50000人死于胃癌,持续超过40年且无太大变化。据报道,日本大多数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

Gastroenterology:幽门螺杆菌减少胃腺体胆固醇干扰γ-干扰素信号通路和免疫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表达的cgt可减少受感染的胃上皮细胞中的胆固醇水平,进而导致IFNG通路中断,使得细菌实现宿主炎症免疫逃逸。这一发现是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以及抵抗T细胞疫苗免疫的新机制

Cancer Cell:遗传学研究帮助更好地预测胃癌

最近,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基因组分析手段深入理解了肠道组织病变(intestinal metaplasia,IM)对于胃癌发生的影响。众所周知,IM是胃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子,患有IM的患者患胃癌的几率是其他人群的六倍。这项研究则着重于其中的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Cell》杂志上。这项研究同时能够帮助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诊断癌症的发生风险。

Gut:克拉霉素耐药程度不同 一线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有何不同?

2018年1月,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考察了根据克拉霉素耐药率确定不同一线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最佳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亲,你想多了!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现在不少常规体检中,都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检验。而一看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这样的“患者”在门诊可不是少数,其实,多数人都是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