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terol: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2021-01-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拥有9个靶点,分别为MET、VEGFR1、VEGFR 2、VEGFR 3、ROS1、RET、AXL、NTRK、KIT。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拥有9个靶点,分别为MET、VEGFR1、VEGFR 2、VEGFR 3、ROS1、RET、AXL、NTRK、KIT。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的单臂2期试验,招募既往接受过包括索拉非尼在内的一种或两种系统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旨在评估卡博替尼用于这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在未采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的患者中进行了探索性评估。

研究方案

受试患者每天口服卡博替尼 60 mg。主要终点是第24周的无进展存活率(PFS)。次要终点包括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完全/部分缓解最佳反应)、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或病程稳定)和安全性。

两个队列患者的PFS

34位患者在17个中心接受了卡博替尼治疗(索拉非尼队列 n=20;索拉非尼未治队列,n=14)。24周时,索拉非尼组的PFS率为59.8%[90% CI 36.1-77.2%],索拉非尼未治组的为16.7%(4.0-36.8%),总体PFS率为40.1%(24.8-55.0%)。索拉非尼队列的中位数PFS为7.4个月,索拉非尼未治队列的中位数为3.6个月,总体为5.6个月。6个月OS率分别为100.0%、78.6%和91.1%,DCR分别为85.0%、64.3%和76.5%。两个队列的ORR均为0.0%。

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患者都因不良事件而需要调整剂量,其中最常见的是掌底红斑感觉障碍综合征和腹泻。3位患者(8.8%)因疾病进展以外的不良事件而停用卡博替尼。

综上,卡博替尼 60 mg/日对接受接受过包括索拉非尼在内的一种或两种系统抗癌治疗的晚期HCC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益,而且风险可控

原始出处:

Kudo, M., Tsuchiya, K., Kato, N. et al. Cabozantinib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hase 2 multicenter study. J Gastroenterol (2021). https://doi.org/10.1007/s00535-020-01753-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Hepatology:晚期肝癌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

BCLC C阶段不确定患者的同质性,不能被分配到一个单独的阶段。单独PS1还不足以使患者进入BCLC C这个阶段。其余患者应根据PS和肿瘤特征进行分类。

免疫治疗作为Ⅰ级推荐用于晚期肝癌二线治疗

CSCO指南每年会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更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在过去一年中,免疫治疗在多个瘤种中均取得了可喜进展,多部指南也对其进行了更新推荐。秦叔逵教授在关于晚期肝癌系统治疗的指南解读中,特别指出,免疫治疗已经作为Ⅰ级推荐用于晚期肝癌二线治疗。以下将重点介绍最新版CSCO肝癌诊疗指南中关于晚期肝癌的治疗推荐,并梳理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9 ASCO:CheckMate 040再续经典,O+Y首次被证实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2019 年ASCO会议已落下帷幕,在肝癌治疗领域,免疫肿瘤(I-O)治疗仍是本次大会的关注焦点。首次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O药)联合伊匹木单抗(Y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研究结果,尽显免疫联合治疗在HCC应用中的巨大潜力。针对这一最新研究结果的发布,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治疗中心主任及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孟志强教授,为大家进行深度解读。亮点一览敢为先行:CheckMate

2019 ASCO:CheckMate 040再续经典,O+Y首次被证实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2019 年ASCO会议已落下帷幕,在肝癌治疗领域,免疫肿瘤(I-O)治疗仍是本次大会的关注焦点。首次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O药)联合伊匹木单抗(Y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研究结果,尽显免疫联合治疗在HCC应用中的巨大潜力。针对这一最新研究结果的发布,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治疗中心主任及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孟志强教授,为大家进行深度解读。 亮点一览 1,敢

2019 ASCO丨CheckMate 040再续经典,O+Y首次被证实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2019 年ASCO会议已落下帷幕,在肝癌治疗领域,免疫肿瘤(I-O)治疗仍是本次大会的关注焦点。首次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O药)联合伊匹木单抗(Y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研究结果,尽显免疫联合治疗在HCC应用中的巨大潜力。针对这一最新研究结果的发布,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治疗中心主任及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孟志强教授,为大家进行深度解读。 亮点一览 1,敢为先行: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个体化放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预后

迄今为止,所有已报道的晚期肝癌进行选择性内放疗的随机3期临床试验都报告了阴性结果。然后,这些研究并没有采用个体化剂量。DOSISPHERE-01研究旨在比较肝癌患者采用个体化放疗 vs 标准放疗剂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