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S:乳房重建选什么假体?毛面组织扩张器会影响二期假体乳房重建的结果吗?

2021-03-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组织扩张器的类型可能影响二期植入物乳房重建的效果,微毛面扩张器和粗毛面扩张器的安全性基本可以接受。

“2019年7月24日,乳房假体生产厂家美国艾尔建公司,主动召回Biocell毛面乳房假体!”这一消息在引发轰动的同时,也为求美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在二期乳房再造中,一期手术使用Siltex微毛面假体和Biocell粗毛面假体这两种组织扩张器。尽管人们对粗毛面扩张器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担忧,但粗毛面扩张器的使用与不良结果之间的联系在临床上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评估组织扩张器的类型对植入物乳房重建术的长期效果的潜在影响。

该研究根据扩张器类型分为两组,评估了2014~2018年间接受即刻二期组织扩张器或假体重建乳房的患者。这两组患者的倾向性评分与基线特征相匹配,并比较了一期和二期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植入组织扩张器后的平均随访期为40.0个月(13~68个月)。其中1109例使用Siltex微组织扩张器,282例使用Biocell大组织扩张器。粗毛面扩张器组的年龄明显较大,体重指数较高,乳房切除标本的重量较大,插入的组织扩张器的尺寸较大。两组间的乳房切除类型和脱细胞真皮基质使用率也有显著差异。

在1294例患者的1391例中,276对(552例)倾向性得分匹配成功。两组匹配者在所有分析变量中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同样,两组患者表现出相似的基线特征,包括一期手术中使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比率、扩张时间以及接受辅助放疗和辅助化疗的比率。

在一期手术中,粗毛面组的引流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微毛面组,血清肿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微毛面组(P<0.05)。两组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包括感染、植入物错位和取出。

根据组织扩张器类型的不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在对其他变量进行调整后,这些差异保留了影响。在多变量分析中,组织扩张器类型是血清肿块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对于二期手术,在使用毛面植入物的多变量分析中,使用粗毛面扩张器而出现严重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不受扩张器类型的影响。糖尿病、辅助放疗和二期手术置管也对严重包膜挛缩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考虑到假体质地是一个混杂因素,特别是对包膜挛缩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233例光滑假体和161例毛面假体,并按假体类型分为两个亚组。在使用光滑假体和使用毛面假体的病例中,二期手术中使用引流物的比率相似(63.9%对63.4%;p=0.904)。在对光滑假体病例的分析中,微毛面组和粗毛面组表现出相似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多变量分析中,组织扩张器类型对所有类型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在毛面假体病例中,粗毛面组的严重包膜挛缩率(11.5%)明显高于微毛面组(2.7%;p=0.034)。这种差异在多变量模型中仍有其影响,表明粗毛面组织扩张器显著影响严重包膜挛缩的发展(OR,5.078;95%CI,1.012-25.478;p=0.043)。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受组织扩张器类型的影响。

与最近出现的安全性问题相反,在二期假体重建中,粗毛面扩张器在一期手术后可能与微毛面扩张器具有类似的稳定结果。在这两种组织扩张器的使用中,可以缩短置管引流的时间,同时降低血清肿形成的风险。它们的可靠性似乎不仅在术后早期持续,而且在分期间期也持续存在,没有表现出延迟感染或浆膜肿胀的风险增加。研究结果表明,Biocell粗毛面扩张器和Siltex微毛面扩张器都可以为二期的手术提供良好的潜在效果

同时,对于二期手术,在使用毛面植入物的情况下,与微毛面扩张器相比,在将粗毛面扩张器更换为永久植入物后,预先插入粗毛面扩张器可能会增加包膜挛缩的风险。这表明组织扩张器的类型可能会影响二期植入物乳房重建的长期结果。虽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但该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对粗毛面扩张器安全性的过度担忧,并倡导外科医生多多关其潜在的长期不良结果风险。

组织扩张器的类型可能影响二期植入物乳房重建的效果,微毛面扩张器和粗毛面扩张器的安全性基本可以接受。

原始文献:

Lee Kyeong-Tae,Park Hae Yeon,Jeon Byung-Joon et al. Does the Textured-Type Tissue Expander Affect the Outcomes of Two-Stage Prosthetic Breast Reconstruction?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 between Macrotextured and Microtextured Expander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21, 147: 545-555.

DOI: 10.1097/PRS.000000000000763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1-11-25 lsj637
  2. 2021-09-01 kzlchina
  3. 2021-03-15 carrotlyl

    女性关注点

    0

相关资讯

吴炅教授:在协作中完成乳腺癌乳房重建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正不断凸显。中国乳腺癌诊治领域的专家正不懈努力地推广和提高乳腺癌乳房重建技术。2017年10月18~19日,第九届上海乳房重建论坛成功举办。《肿瘤了望》特邀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对中国乳腺癌乳房重建现状及未来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CBCSYC 2017]张强教授:乳房重建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届全国乳腺癌中青年专家论坛暨第三届天津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论坛于11月3日-4日在天津召开,国内外中青年专家就乳腺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肿瘤瞭望》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张强教授介绍了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相关问题。

Ann Surg:隆胸需谨慎!**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分析近十万人数据显示,硅胶植入或与黑色素瘤风险增加4倍,自免病风险增加8倍等有关

大众对于隆胸这件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这些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放进身体里总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安全性问题,成了近几年围绕“隆胸行业”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1]。目前,约70%以上的我国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乳房切除手术。乳房缺失给病人带来心理创伤,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对具有适应证的乳腺癌病人实施乳房重建已经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同。为推动我国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规范化进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临床现状展开深入讨论,并针对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技术操作原则

JAMA Surg: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移植物类型与复发风险研究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全乳切除后,若接受有纹理移植物重建导致乳腺癌复发风险增加

JAMA Surg: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乳房重建vs全乳切除对长期预后的影响

对于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长期肿瘤学结果与全乳切除相当

拓展阅读

【解读分享】《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2022年版)》腔镜手术部分解读

本文将针对该共识中腔镜手术部分做重点解读,以期为乳腺外科医师规范开展乳腺癌腔镜NSM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提供参考和指导。

JAMA Surg:自体脂肪移植vs植入物,哪种乳房重建更受乳腺癌患者青睐?

JAMA Surg:使用扩张装置进行自体脂肪转移或植入物的全乳房重建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PRS:自体脂肪移植不同处理方法临床效果的前瞻性随机比较。

随着脂肪移植应用逐渐广泛,移植物处理也愈发受到临床重视。在移植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收获、加工和移植,其中每个步骤都有几个可能影响移植效率和效果的变量。

PRS:脱细胞真皮基质有利地调节手术后的愈合反应

事实上,使用无细胞真皮基质可能会降低囊性挛缩率,并有利于分阶段进行胸前乳房重建的扩展。

PRS:乳房切除术前固定术在乳房重建中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乳头的乳房切除术的适应症已扩大范围。但对于乳房肿大或下垂的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房切除术仍有发生皮瓣或乳头乳晕复合坏死的风险。因此需要一些干预来减小风险,保证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