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案例报道

2016-02-18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患者女,31岁,因反复腹痛、腹胀就诊。行钡剂灌肠检查,结果如下: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钡剂灌肠显示小肠全部位于腹部右侧,左侧无造影剂。因此诊断该疾病。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期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大多数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会在出生第一个月内表现出临床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有急性肠梗阻、肠扭转和肠缺血。胃肠造影联合钡剂灌肠是诊断肠旋转不良的金标准

患者女,31岁,因反复腹痛、腹胀就诊。行钡剂灌肠检查,结果如下:


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钡剂灌肠显示小肠全部位于腹部右侧,左侧无造影剂。因此诊断该疾病。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期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大多数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会在出生第一个月内表现出临床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有急性肠梗阻、肠扭转和肠缺血。

胃肠造影联合钡剂灌肠是诊断肠旋转不良的金标准,本例中钡剂灌肠显示小肠全部位于腹部右侧。而CT对肠旋转不良尤其是伴中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图像中肠系膜血管的“换位征”和“漩涡征”是诊断肠旋转不良的特征性表现,具有定性价值。

伴有明显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应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尽早手术,解除梗阻。伴肠坏死中,应作受累肠段切除吻合术。

原始出处:

Anuja Mitra,Nebil Behar, Abdominal pain in a 31 year old woman.BMJ 2016; 352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i524

作者:Mechront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03-24 gaoxiaoe
  2. 2016-02-24 葫芦小金刚h

    受教,多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