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肺癌患者4年未复发!“最长”新辅助免疫治疗数据更新 | ASCO 2024速递

2024-06-04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可维持EFS(43.8个月)和OS(尚未达到中位OS),且达到pCR的患者可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获益。

手术是早期肺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存在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并因此而失去重要治愈机会。此前,Checkmate-816研究的Ⅲ期结果带来了好消息,研究结果显示,术前采用“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Checkmate-816研究也因此被认为是“首次证实早期NSCLC患者在术前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而患者或能通过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进一步实现治愈目标!

近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会议最新突破摘要(Late Breaking Abstract,LBA)公布了Checkmate-816研究的4年生存期更新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可维持EFS(43.8个月)和OS(尚未达到中位OS),且达到pCR的患者可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获益。据ASCO公布的最新摘要显示,这是目前全球所有Ⅲ期评估新辅助或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随访时间“最长”研究。

图片

截图来源:ASCO

Checkmate-816研究纳入IB~ⅢA期可切除NSCLC患者,ECOR PS≤1分,且均未存在EGFR/ALK突变。研究人员随机将患者分入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或单纯化疗组接受治疗,而后行手术。

截止到2024年2月23日时,中位随访时间为57.6个月,相比于单纯化疗组,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中位EFS持续改善(43.8个月 vs. 18.4个月,HR=0.66,95%CI:0.49~0.90),4年EFS率两组分别为49%和38%。此外,无论患者行肺叶切除术还是肺切除术,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的4年EFS率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分别有56%~57%和40%~43%的患者在4年的随访期内未出现疾病复发。

图片

▲两组EFS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相比于单纯化疗组,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的OS持续改善了13%HR=0.71,98.36%CI:0.47~1.07,P=0.0451),两组均未达到中位OS,本次中期性分析也未达到显著统计学界值。两组4年OS率分别为71%和58%。此外,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达到pCR的患者,比起未达到pCR的患者,其OS持续改善更明显HR=0.08,95%CI:0.02~0.34),两组4年OS率分别为95%和63%。尽管单纯化疗组达到pCR的患者仅有4例,但也能观察到与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类似地OS变化趋势。

安全性方面,本次数据更新时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总之,从本次更新的数据来看,Checkmate-816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益处,也强化了纳武利尤单抗+化疗作为标准治疗的地位。

参考资料

[1]Jonathan Spicer. Neoadjuvant nivolumab (NIVO) + chemotherapy (chemo) vs chemo in patients (p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4-year update from CheckMate 816. https://meetings.asco.org/2024-asco-annual-meeting/15777?presentation=232352%23232352

作者: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问诊分析:刀下留肺!医院呀,请你放慢“发展”的脚步,让机体缓一缓,也让医生别那么累!

近日位问诊结友,查出肺结节多处,是考虑肿瘤范畴的,但我觉得风险仍低,而在某国内非常著名的省级医院却动员他手术,开了住院单,让他排除等待入院手术了。我是建议他暂停!

问诊分析:才30公斤重的营养不良成年人,查出肺结节考虑肺癌怎么办?手术能做吗?还是选择消融或立体定向放疗?

今天分享的这位问诊患者,她因为其他疾病做过肠手术,长期营养不良,成年人体重才30公斤!但查出了肺结节考虑是肿瘤性质的,如何抉择是摆在家属以及医生面前非常棘手与需要反复权衡的事情。

医患关系:以真心诚心对待患者,凡事考虑以病人为中心,收获越来越多结友的信任!我们的努力继续……

今天的分享我将那天省外来面诊的7位结友的情况做一简单的总结分析,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的诊疗理念。

问诊分析:这个增强CT考虑肺癌伴转移的病例,我觉得不像恶性!真相会是什么?

为什么我考虑并不大像肺癌,经验与依据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进行临床思考评估?后续结果又可能会是什么?今天与大家分享这个问诊病例的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蒋宁/彭奇龄/王建为/魏余贤团队Bioact. Mater.:重编程外泌体药物精准递送系统增强癌症光动力联合免疫治疗

团队设计出一种独特的重编程外泌体药物,偶联PD-L1抗体阻断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空二氧化锰负载光敏剂吲哚菁绿实现光动力联合免疫多层次治疗策略,缓解肿瘤细胞内缺氧,疗效显著。

问诊分析:这个混合磨玻璃病灶,我是唯一考虑良性可能性大的医生!

今天分享的这例需要我们仔细更仔细!因为病灶不纯,关系到是否手术。结友在某一线城市看过许多教授,都考虑恶性,建议手术。但我觉得基本上是良性,建议随访。他说我是唯一告诉他考虑良性可能性大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