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高血压病程长短和血压水平对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影响

2019-01-05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程时间的增加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在整个高血压期间,通过长期严格的SBP控制可以减轻高血压病程的这种长期效应。

关于高血压病程时间和血压(BP)水平与心房颤动(AF)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之间关系的数据很少。近日,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的目的是调查AF患者高血压病程时间以及血压水平与缺血性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从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NHIS)数据库(2005-2015)中共收集了246459名口服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AF患者。根据高血压病程时间和收缩压(SBP)水平评估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在病程为7年内的患者中,高血压病程时间增长一年缺血性卒中的调整风险增加(95%置信区间为1.07-1.09),之后达到平台期,调整风险比为1.6。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随着65岁以下患者的高血压病程时间的增长而线性增加,而65岁或65岁以上患者的风险达到平台。在所有基线和AF前平均SBP亚组中,AF前高血压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高于高血压病程较短的患者(趋势的所有P<0.01)。然而,AF前严格控制良好且平均SBP小于120 mmHg的患者中未观察到长期高血压的影响。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程时间的增加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在整个高血压期间,通过长期严格的SBP控制可以减轻高血压病程的这种长期效应。

原始出处:

Tae-Hoon Kim,et al.Effect of hypertension du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 on ischaemic stroke risk in atrial fibrillation: nationwide data covering the entire Korean population.Eur Heart J.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y87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