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人体新蛋白或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2016-05-14 佚名 生物谷 Bioon.com

阿尔茨海默病,一种以认知功能衰退为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患者已达3500多万人。中国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地区,目前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11日,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委员张宝荣宣布了一项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叫“IL-33”的新蛋白,有可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2012年年底,张宝荣率领浙大二院的研究小组,加盟香港

阿尔茨海默病,一种以认知功能衰退为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患者已达3500多万人。中国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地区,目前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11日,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委员张宝荣宣布了一项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叫“IL-33”的新蛋白,有可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2012年年底,张宝荣率领浙大二院的研究小组,加盟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院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刘富友教授的研究团队,承担起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目标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预防上有所斩获。研究组发现的“IL-33”蛋白存在于机体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它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尤为丰富。

专家们对35名成年人进行了3年的持续观察,其中有17人为健康人,18人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专家们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清里的“IL-33”蛋白明显减少。研究组发现,当大脑中Aβ蛋白斑沉积物过多,就会形成神经纤维缠结。“斑块”和“缠结”日积月累,导致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阻断,最终神经细胞死亡,脑组织功能丧失。

对正常人而言,Aβ蛋白斑并不可怕,即便每天产生,但因为有“IL-33”这个“清道夫”存在,也不会产生累积。

研究组用小鼠做了实验,在小鼠活动的场地周围装上具有微弱电流的电网,正常的小鼠触网后会意识到它的危险,便不再靠近,但患有认知障碍的小鼠,依然会不断去触网。给患有认知障碍的小鼠注射“IL-33”蛋白一星期过后,再将其放回这个“危险”的互动场所,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小鼠变聪明了,只要碰网触电后,便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解剖亦发现,这些小鼠脑袋中的蛋白斑也明显消减了。同时,通过脑电波也发现,患病的小鼠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一样会产生幻觉,但被注射“IL-33”后就不会产生幻觉。

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病人还处于临床前期或轻度认知障碍时期,就能通过早期治疗延缓或阻止病程发展。可遗憾的是,大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那时神经细胞都已坏死,没有逆转的可能。

“这次发现,使科学界对既复杂又多病因的认知障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开发治疗这种病症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张宝荣说,这些测试意义重大,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可以逆转。

张宝荣说,临床试验若成功,有望让20%至30%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或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获得康复。尽管这项研究成果还要继续进行致畸、毒性的动物试验,距离临床应用起码还要3年至5年的临床试验阶段,但它无疑打开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扇明窗。

相关会议推荐

2016(第二届)蛋白质修饰与疾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05.27-2016.05.28     会议地点:上海

会议详情: http://www.bioon.com/z/2016promd/Index.shtml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MJ Open:适度饮酒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死亡率

众所周知,饮酒过量给民众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健康后果,如胰腺炎、心脏病、癌症和脑损伤等。然而,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适度饮酒不会为民众带来这些风险。适度饮酒对机体健康有益,可降低民众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

BMJ Open:这样喝酒才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率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饮酒量和新近诊断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死亡率风险。研究数据来自一项纵型多中心随机研究——DAISY,调查丹麦5个地区心理社会干预 对轻度AD患者的效果。探究饮酒量和轻度AD死亡率间联系的研究共纳入了321名轻度AD患者(简易智能量表 MMSE≥20),通过患者的主要照顾着获取患者每日饮酒数据。以纳入研究后36个月内全因死亡率为结局指标。研究数据显示,纳入的321名患者

Proceedings B :环境毒素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在一项最新发表于科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中,来自民族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EthnoMedicine)和迈阿密大学脑捐赠库的科学家们表明,慢性接触一种环境毒素可能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为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帕金森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脑缠结(Brain tangles)和淀粉

PNAS:免疫系统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比想象中更大的作用

在最近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的研究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Sue & Bill Gross干细胞研究中心(Sue & Bill Gross Stem Cell Research Center)以及记忆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通常帮助我们对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可能在阿尔茨

景乃禾小组新成果带来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课题组在美国《干细胞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看到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仅2015年1年,就有约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新增病例,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9人患病。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将从当前的4700万增加至1.32亿。遗憾的是,面对持续走高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