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MRI显示糖消耗的癌症检测新技术

2013-07-09 koo bio360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先进生物医学成像中心(CAB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糖消耗的癌症检测新技术。这一突破性成果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替代标准放射性技术的,更安全、更简单的诊断方法,使得放射科医生能够更详细地对肿瘤进行成像。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一称之为“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先进生物医学成像中心(CAB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糖消耗的癌症检测新技术。这一突破性成果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替代标准放射性技术的,更安全、更简单的诊断方法,使得放射科医生能够更详细地对肿瘤进行成像。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这一称之为“葡萄糖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coCEST)的新技术,是基于这一事实:相比于正常的健康组织,肿瘤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来维持其生长。

研究人员表示, GlucoCEST 利用无线电波对身体内的葡萄糖做磁力标记。随后就可以采用常规的MRI技术对肿瘤进行检测。现有的肿瘤检测方法需要注入放射性物质,而新方法只需注入正常的糖类,因此比现有方法更便宜、更安全。

研究人员指出,采用标准大小巧克力棒一半的糖量我们即可检测癌症。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采用MRI来成像癌症的经济高效的新方法。MRI是一种当前在许多大医院中都用到的标准成像技术。未来,患者可能无需送至专科医疗中心,而是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完成扫描。

这项交叉学科研究使得诸如孕妇和儿童等脆弱患者群体能够更常规地接受扫描,而无需担心放射剂量导致的相关风险。科学家开发了这项新的最先进的成像技术来显像及确定肿瘤的位置,并将有望提高评估新型癌症治疗的效率。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展实验检测人类癌症中的葡萄糖。


作者:ko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高血压脑损伤始于年轻时

  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收缩压升高可造成年轻人出现隐匿性血管性脑损伤,这提示早期和良好血压控制的必要性。收缩压升高与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的局部各向异性分数降低和平均弥散率升高呈线性相关,尤其是前胼胝体、下额枕束和丘脑至额上回纤维;还与灰质容积减少显著相关。论文2012年11月2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 Neurol)杂志。

Neurology:MRI或可替代腰穿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鉴别

MRI预测tt/Aβ的精确度很高 尽管潜在的神经病理不同,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变性(FTLD)可能存在重叠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很困难,往往需要进行活检做病理学诊断或者进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为此,美国宾州大学神经科的Corey T. McMillan等人的一项研究,尝试用MRI替代脑脊液检查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鉴别,结果发现,MRI可以替代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筛查AD和FTLD病理机

AAOS 2013:超声诊断半月板病变准确性超过MRI

 在2013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年会(AAOS)上,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超声是诊断半月板病变的一个有用工具,其潜在优势超过核磁共振成像(MRI)。   美国密苏里大学James L. Cook博士报告称,MRI通常被认为是半月板异常的金标准诊断显像模式,但它价格昂贵、不易获得大量患者,而且误诊率可达20%。   “超声检查可能是诊断半月板病变的一种有效工具,其潜在性克

Radiology:MRI显示偏头痛患者大脑皮质异常

MRI显示偏头痛患者皮质表面异常 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遭受偏头痛的患者与从未有偏头痛的人相比,其处理疼痛的大脑区域的皮质厚度和表面积减少了。他们在《放射学杂志》上解释说,偏头痛患者的大脑异常可能在出生时就产生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偏头痛是严重的、搏动性头痛,有时还伴有对光敏感、恶心甚至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在头痛之前或期间经历了视觉功能(光环)的变化。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超

Radiother Oncol:功能影像学改变能预测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对诱导化疗反应

在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化疗前首先进行诱导化疗时,功能影像能反映患者对最优治疗计划的适应性。因此,理解诱导化疗对功能影像的影响是必要的。为了前瞻性的评估获得序列 FI(18F-FDG-PET, 弥散加权(DW)和动态对比增强(DCE) MRI)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确定头颈部肿瘤患者诱导化疗后个体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为了解答上述问题,Ceri Powell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Radiother

Stroke:NEST-2研究,经颅激光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无益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经颅激光治疗(TL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似乎无益。论文于5月9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此项研究(NEST-2)以发病后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受试者,并随机给予TLT或假治疗。在第5天时分别有576和64例患者接受CT和MRI扫描。所有患者均伴有可疑皮质受累。通过总梗塞体积和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