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DPP-4抑制剂阿拉格列丁能够抑制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2017-06-21 MedSci MedSci原创

慢性炎症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有抗炎症作用,包括阻止巨噬细胞浸润等。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鼠动脉瘤模型探索DPP-4抑制剂阿拉格列丁是否有抑制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慢性炎症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有抗炎症作用,包括阻止巨噬细胞浸润等。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鼠动脉瘤模型探索DPP-4抑制剂阿拉格列丁是否有抑制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建立,并予以口服300 mg/kg 阿拉格列丁治疗。研究者对动脉瘤随时间的形态学参数及其局部炎症反应进行测量评估。为了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采用了脂多糖处理的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研究。在阿拉格列丁处理组,建模后2-4周大鼠的动脉瘤有明显减小。阿拉格列丁在动脉瘤的形成中有抑制巨噬细胞累积的作用,减少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且抑制了p65的磷酸化。在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阿拉格列丁能明显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MCP-1IL-6的表达。此外,阿拉格列丁能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该因子介导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症作用。ERK5抑制剂能够阻遏阿拉格列丁抑制MCP-1IL-6的表达,并且能够抵消对p65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DPP-4抑制剂阿拉格列丁能够通过抗炎症作用抑制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原始出处:

Taichi I et al.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Anagliptin Prevents Intracranial Aneurysm Growth by Suppressing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Activation.JAHA.2017 June.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常定义为≥15mm和≥25mm的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6.1%~6.9%,好发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旁、大脑中动脉分叉、基底动脉等部位。临床常表现为占位效应引起的头痛、脑神经功能缺损及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等。而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较普通动脉瘤复杂,手术预后差,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

盘点:近期动脉瘤相关研究进展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本文小编整理汇总了近期动脉瘤相关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学习。【1】Stroke:未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死亡率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研究使用近期和相对较大的医院队列评估了未经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Circ Res:MicroRNA-181b调节TIMP-3和弹性蛋白来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探索miR-181b是否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3(TIMP-3)表达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

Stroke:管道栓塞装置置入前该不该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

由此可见,氯吡格雷无反应者有显著较高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氯吡格雷反应者。然而,这种风险似乎在切换至替卡格雷治疗的氯吡格雷无反应者或在术前24小时内接受氯吡格雷强化治疗的患者中有所减轻。

Stroke: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可以确定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吗?

由此可见,在存在多个颅内囊状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动脉瘤体的不规则形状可以比动脉瘤大小更好地确定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Stroke:动脉瘤破裂前后的形态变化

SAH降低了患者的生存年限的比例与缺血性卒中好脑出血相似。在正常人群中,颅内动脉瘤发生率大概为2-3.5%。SAH的80%病因为动脉瘤破裂。SAH发生率为10/10万人年,意味着大部分动脉瘤永远不会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