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硕的“无奈”其实没那么无奈

2016-05-25 医师报 医师报

近来,有这样一个人群,他们感觉自己被“遗弃”了。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3级的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科硕”)陷入集体焦虑.因为4月刚刚出台的过渡政策《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做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的通知》没有将科硕纳入其中。教育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此的明确解释是:科硕和专硕的培养内容、过程、目标不一样。

近来,有这样一个人群,他们感觉自己被“遗弃”了。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3级的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科硕”)陷入集体焦虑.因为4月刚刚出台的过渡政策《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做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的通知》没有将科硕纳入其中。教育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此的明确解释是:科硕和专硕的培养内容、过程、目标不一样。也就是说,科硕在校期间确实是不能参加住培的。因此,科硕们发出了“被政策遗弃”的呼喊。

那么,科硕与专硕到底是什么关系?与住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住培合格证是就业的门槛吗?科硕能实现做临床大夫的理想吗?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对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


科硕的“无奈”源于对政策的误解

关于部分科硕自称自己被政策“遗弃”了的说法,记者认真学习了相关政策之后感觉,这与事实恐怕出入较大。

这些学生之所以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与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医教协同”的政策息息相关。

“临床专硕研究生能够与住培政策衔接,为什么没有我们?”

“都是研究生,我们毕业后还要再进行3年住培。到时候已经30多岁了。”

关于科硕们的“遭遇”,在一些不甚了解政策的人看来,或许是无奈的。但其中却有着大量的误解以及需要明晰的事实。

科硕与专硕培养定位不同决定了就业方向不一样

记者查阅了从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2013年底《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及2016年4月颁发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做好临床医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记者发现,住培现行所有政策是以培养合格临床医生为目的,培养对象包括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对象,并未涉及临床科硕。这是由研究生教育制度对科硕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所决定的,在校科硕研究生本来就是院校培养,不在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范围之内,何来住培政策“弃儿”一说?

最权威的文件来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对科硕与专硕在培养定位上有着显著差异。

文件明确规定,科硕,即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要求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专硕,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即是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简而言之,科硕日后是要做科学、搞研究的;专硕日后是要上临床、治病救人的。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完全是两条路。在美国,前者造就PhD,而后者造就MD,这是个基本常识。国内有的科硕研究生反映“跟专硕培养方式差不多”,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那就应该请学校反思一下自己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了。

科硕能否实现做一名好医生的理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以及之后的医教协同政策,都是以培养合格临床医生为出发点。作为老百姓,当然希望最有临床经验的大夫给看病,而不是最会发SCI文章的大夫给我们看病。但是,科硕能不能当医生呢?经向各方面了解,记者可以肯定的回答,能。不但能,而且还能做一名很好的医生。

首先,科硕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为科硕培养本身定位主要是科学研究,而不是做临床医生,所以在校培养是以科研为主。但倘若科硕亦希望日后能够进入临床工作,同时也符合2014年执业医师报考规定,那么在毕业后可以参加相应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当医生的理想。

人们常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的问题是,科硕研究生毕业后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硕研究生相比是不是太亏了呢?

这看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是单纯从培训时间上看,是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记者始终相信一句话,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经历都是珍贵的。我们了解到,目前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实际工作中各大医院和研究所对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谓求贤若渴。很多用人单位和培训基地认为,科硕研究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在校期间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基础,他们是医院发展重要的人才储备。所以,从长远看,科研型研究生本身起点高,只要毕业后补上必需的临床训练,就会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2020年前,住培证不是招聘必备条件

有科硕学员反映,多家医学单位的2016招聘简章中,明确提出“有住培合格证者优先”或是“必须提供”(住培证)。现在住培合格证是毕业生入职的必须要求吗?

对于这一点,记者向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相关负责人咨询,得到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关于这一点,非常明确。按照《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做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的通知》,2020年前,对具有临床医学(含口腔、中医,下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除当地省级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另有专门规定外,医疗机构不能将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人员招聘的必备条件。

记者手记

在校期间的临床医学科硕研究生是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基础研究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卫生部门主导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好医生。

科硕研究生要做临床医生,首先要毕业后,同时要符合执业医师考试条件,然后才能参加住培,如此才能走上一条亮闪闪的临床科研型复合专家的大道。

至于目前某些用人单位拿住培合格证作招人“门槛”,虽然体现了住培制度的深入人心,但也是他们不懂政策的表现。毕业研究生们可以直接用政策质问他们,也可以向当地卫生计生委反映,还可以向中国医师协会反馈。


作者:医师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6-08-05 忠诚向上

    以后的取舍里而易见了!

    0

  2. 2016-05-25 xiaotaiyang1

    呵呵,不拿规培证卡你,那就随便挑个毛病就好了,异想天开

    0

相关资讯

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人员对数据的需求有多强烈

当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的时候,图书馆是提前应对,还是被扑倒?提到这个问题,估计同行们都心情沉重,或佯装思考,或蹙眉挠头。我也没能力去想象,在苍茫的数据大海上,图书馆这只海燕该如何飞翔。好吧,依然从图书馆最擅长的需求调查入手,探一探科研人员或学者们对数据的需求到底是怎样的。 从3月1日起,我们在中科院内发布“数据服务需求调查问卷”。截至到3月9日,收集问卷269份。 调查结果:

一名小护士的科研之路:三年走完十年的路

一名专科生,护理专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医学期刊《Molecular Neurobiology》(分子神经生物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影响因子5.137,还将登上封面。国内罕见,堪称奇迹。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 她叫朱敏,是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专科大三学员,即将于今年6月份毕业。 2015年初,当朱敏来到该校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张吉强教授面前,说想跟着他做研究时,带过许多学员

一个课题组为啥每年都能发Nature?

在科学网上写博文很久,以前总有人拿卧龙岗大学说事。确实,我自己也觉得卧龙岗大学(伍伦贡大学,曾用名: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还不算顶尖大学,基本上所有大学排名都在200多名,离我们学校进入世界Top1%大学的目标还有距离。但是,我想说一点,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本地人很少考虑大学排名的,他们上大学第一选择就是离家近,第二选择就是专业。原因很简单,澳洲大学生

应该有人吼出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本文可能有令各位感觉不适的内容,读前要慎重。本人只从事过生物医学基础科研,对物理、化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状况并不甚了解,不知道本文观点是否适用。本文一开始题目是:《应该有人吼出(生物)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后来不同的人或评论或私信告诉我他们的学科也有这种状况,因此就把生物二字去掉了。

前言:本文并非是为了灌输负能量,而是希望指出现行科研模式的一些弊端,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仅属一家之言。并非为了严格论述证明某件事,只希望读到的朋友体会一下自己或身边的人是否也有这类经历,这类感觉,与大家交流一下。另外,很多博友也指出了数学的重要性。我也想说,数学、计算机、和统计应该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必备技能。然而可惜的是,除了一些顶尖大学,大多数国内985高校的生物系(不知道其他学科是否也是),仅开设了两个学期的微积分。这对于现代科研,是远远不够的。我呼吁,在所有理工科学院,本科生应该至少学习下列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基本统计方法、数据结构、算法、和至少一门编程

由一篇论文引发的科研伦理大讨论

由一篇论文引发的科研伦理大讨论,在向自愿参与科研的人们提供关于研究的任何反馈这一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好。 Rita Woidislawsky拥有高HDL,而这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图片来源:J. Couzin-Frankel/Science 当《科学》杂志记者Jennifer Couzin-Frankel同Rita Woidislawsky在美国拉科隆布咖啡店初次见面时,后者热情洋溢且坦诚直

干细胞再生医学点亮上饶观光医疗

医疗旅游又称观光医疗,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根据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SRI)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医疗旅游人数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迅猛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而且未来数年内,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将有增无减。 根据英国咨询公司Visiongain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预计2018年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195亿美元,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