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浆神经酰胺水平升高

2022-03-1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没有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况下,循环神经酰胺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这项研究支持血浆神经酰胺作为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作用。

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是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CED)。CED发生在心外膜动脉和随后调节心肌血液供应。血浆中神经酰胺水平升高是晚期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然而,研究人员对早期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中血浆神经酰胺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了解仍然有限。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血浆神经酰胺在以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人员在出现胸痛和非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参与者中测量了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患者(n=90)用乙酰胆碱检测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冠状动脉直径减少≥20%或冠状动脉血流增加≤50%)。

该研究共有30名对照者具有正常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正常和异常的参与者血浆神经酰胺18:0(P=0.038)、16:0(P=0.021)和24:0(P=0.019)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神经酰胺24:0(比值比[OR]为2.23[95%CI为1.07-4.66];P=0.033)和16:0(OR为1.91×106[95%CI为11.93-3.07×1011];P=0.018)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独立相关。在患有内皮依赖性冠状动脉功能障碍的参与者(n=78)中,神经酰胺16:0(OR为5.17×105[95%CI为2.83-9.44×1010];P=0.033)、24:0(OR为2.98[95%CI为1.27-7.00];P=0.012)和24:1/24:0(OR为4.39×10−4[95%CI为4×10−7-0.48];P=0.030)浓度更有可能升高。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没有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况下,循环神经酰胺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这项研究支持血浆神经酰胺作为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作用。

原始出处:

Nadia Akhiyat.et al.Plasma Ceramide Levels Are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Early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AHA.202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1.02285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关于美白,别再让这些谎言逗你玩儿了

随着气候的变暖,冬天结束后,春天好像只打了个照面,夏天马上就接踵而至,好不容易在冬季白了点儿回来的你,为了你的皮肤在夏天不会变得“黑黝透亮”,何不从这个春天开始,就启动你的美白计划!总是在春天谈美白,你知道为什么吗?虽然夏天的光照要比春天强,但紫外线流量其实并没差很多,说白了,肌肤在春天被晒黑的几率也很大。所以在春天除了坚持防晒以外,美白类产品也要着手开始使用了。而黑色素的成熟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

Redox Biol:动脉粥样硬化与Asm基因和神经酰胺MR聚集相关

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调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报道,动脉粥样化因子能够激活NLRP3炎症小体,引起内皮损伤,触发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表于Redox Biol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作为研究模型,探究ASM(acid sphingomyelinase,酸性鞘磷脂酶)以及神经酰胺相关MR(膜筏)信号转导平台是否与高胆固醇血症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DIABETOLOGIA:血浆神经酰胺与内脏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展的关系

神经酰胺是临床前研究中有助于胰岛素抵抗的鞘脂类物质。本研究假设血浆神经酰胺与多种族群体中的体脂分布,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相关。 在没有2型糖尿病的达拉斯心脏研究中,共有1557名参与者通过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量代谢生物标志物,MRI和血浆神经酰胺的脂肪库。7年后评估糖尿病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基线时神经酰胺对身体脂肪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以及神经酰胺与糖尿病后果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该队

Cell:尽管吃胖了,但还有的救?

众所周知,病从“口”入。吃太多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导致体重增加和健康状况下降。但嘴馋该怎么办?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呢?未来可能真的会有。

JCEM:饱和脂肪促进脂肪肝和神经酰胺升高

由此可见,饱和脂肪可显著诱导肝脏脂肪和血清神经酰胺,而膳食多不饱和脂肪可防止肝脏脂肪堆积,减少过量能量摄入时的神经酰胺和高脂血症水平以及超重个体的体重增加。

JACC:脂肪组织分泌的神经酰胺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酰胺是肥胖个体血管氧化还原状态的可调节的调节剂,直接影响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