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将LDL-C浓度控制在70 mg/dL以下或以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影响

2020-08-27 QQY MedSci原创

TST试验显示,在2860例伴有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控制在70 mg/dL以下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但该策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演变的影响尚不明确

TST试验显示,在2860例伴有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控制在70 mg/dL以下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但该策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演变的影响尚不清楚。

TST-PLUS(治疗卒中至靶斑块超声研究)研究纳入了201例LDL-C<70 mg/dL的患者和212例LDL-C目标为100±10 mg/dL的患者。通过他汀类药物并根据需要添加依折麦布以实现上述目标。在基线,第2、3和5年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主要结果是新诊断的颈动脉分叉或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位随访3.1年后,低目标组的LDL-C达标浓度为64 mg/dL(1.64 mmol/L),高目标组的为106 mg/dL(2.72 mmol/L)。两组患者的新诊断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相近:46/201(5年率,26.1%) vs 45/212(5年率,29.7%)。高目标组和低目标组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2.6 9μm(95%CI,-6.5 5~1.18) vs -10.5 3μm(95%CI,-14.2 1~-6.85),组间绝对差异为-7.84μm(95%CI,-13.18~-2.5 1;p=0.004)。

结论:在缺血性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LDL-C目标<70 mg/dL(1.8 mmol/L)并不能减少新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但与90-110 mg/dL的LDL-C目标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更明显。

原始出处: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troke:既往认知障碍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

既往认知障碍患者更容易噪声更严重的缺血性卒中。这些结果可能反映出对急性缺血的脑耐受性降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神经保护的潜在机制。

Nat Rev Neurol:卒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多组学综述

由于血管危险因素的负担日益加重以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神经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其中,缺血性卒中(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到了所有卒中比例的87%。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卒中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临

NEJM:急性大动脉闭塞,桥接还是不桥接?

当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可行并能及时进行,或存在局部脑灌注与梗死之间的不匹配,其已成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以前进行过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注射溶栓剂阿替普酶的比较。

Brilinta联合阿司匹林:III期研究证实继发性中风死亡率降低17%

“大约四分之一的中风幸存者会经历第二次中风,并且在初次事件后第一个月内发生风险特别高。早期治疗对预防可能致残或致命的中风很重要。”

NEJM: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轻中度卒中患者二次卒中的预防

研究认为,在轻中度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中风或未接受静脉或血管内溶栓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替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患者30天内中风或死亡风险

房颤抗凝后为何还会发生中风?日本研究

近日,Heart杂志发表的纳入11848例房颤患者的日本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即使抗凝治疗有效,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