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Infect Dis:肺结核强化治疗期 利奈唑胺优于乙胺丁醇吗?

2019-01-26 贾朝娟 环球医学

利奈唑胺可改善多药耐药结核患者的结局,但对于普通结核患者,利奈唑胺代替乙胺丁醇是否更为有效,尚是未知。2019年1月,发表在《Lancet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显示,未观察到短期使用利奈唑胺8周会提高培养转化率。

利奈唑胺可改善多药耐药结核患者的结局,但对于普通结核患者,利奈唑胺代替乙胺丁醇是否更为有效,尚是未知。2019年1月,发表在《Lancet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显示,未观察到短期使用利奈唑胺8周会提高培养转化率。

背景:利奈唑胺可大幅改善多药耐药结核患者的结局。研究者调查了利奈唑胺代替乙胺丁醇是否可增加肺结核患者治疗8周时的痰培养转化比例。

方法:研究者进行了一项2期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试验,研究对象为首尔国立大学3家附属医院和韩国首尔城南国家医学中心的肺结核患者。患者入组标准为,20~80岁、肺结核痰培养阳性和对利福平不耐药,当前给药时间为7天或以下。

按照1: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接受乙胺丁醇(2个月)和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第二组使用利奈唑胺(600mg/d)2周;第三组使用利奈唑胺4周,不使用2个月的乙胺丁醇。研究者使用最小化方法进行随机分组,根据机构、胸片空洞和糖尿病进行分层。

首要终点为治疗8周后液体培养转阴患者的比例。主要在改良意愿治疗人群中分析试验结果。

结果:2014年2月19日~2017年1月13日,总共纳入了429名患者,其中的428人随机分配到3组:对照组142人,利奈唑胺2周组143人,利奈唑胺4周组143人。其中,401符合首要疗效分析。

改良意愿治疗分析中,治疗8周时,对照组、利奈唑胺2周组、利奈唑胺4周组液体培养阴性的患者数分别为103/134(76.9%)、111/135(82.2%)、100/132(75.8%)人。

利奈唑胺2周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为5.4%(95% CI,-4.3~15.0;P=0.28),4周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为-1.1%(95% CI,-11.3~9.1;P=0.83)。

各组出现至少1例不良事件的患者数相似(对照组:86/137(62.8%);2周组:79/138(57.5%);4周组:75/121(62.0%))。无患者出现利奈唑胺耐药。

结论:未观察到短期使用利奈唑胺8周会提高培养转化率。然而,安全性分析和耐药特征表明,利奈唑胺在缩短药物敏感结核病疗程中潜在发挥作用。

原始出处:

作者:贾朝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M72/AS01E疫苗可有效预防潜伏性肺结核感染

研究认为M72/AS01E对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预防有效率为54%

深圳:11月1日起将肺结核纳入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范围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肺结核门诊专科治疗享受门诊大病待遇的通知》,自2018年11月1日起,深圳市医疗保险参保人确诊为肺结核或耐多药肺结核的,可到指定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门诊大病认定后,其进行相应门诊专科治疗时可享受门诊大病待遇。根据通知,符合条件的参保人申请门诊大病认定的,应向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委托的门诊大病诊断医院相应专科现场提出申请并提交资料,专科医生通过现场检

深圳将肺结核纳入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范围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肺结核门诊专科治疗享受门诊大病待遇的通知》,自2018年11月1日起,深圳市医疗保险参保人确诊为肺结核或耐多药肺结核的,可到指定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门诊大病认定后,其进行相应门诊专科治疗时可享受门诊大病待遇。根据通知,符合条件的参保人申请门诊大病认定的,应向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委托的门诊大病诊断医院相应专科现场提出申请并提交资料,专科医生通过现场

PLOS ONE:我国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维生素D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维生素D可能是结核病(TB)和糖尿病(DM)之间关联的中介。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证实,与没有DM的TB患者相比,同时患有DM和TB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着降低,并且报告DM是维生素D缺乏的强烈独立危险因素。

NEJM:泼尼松用于预防肺结核相关的IRIS

由此可见,在用于HIV感染的ART开始后的前4周内,泼尼松治疗导致结核病相关IRIS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没有证据表明严重感染或癌症的风险增加。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三例

反晕征最早于1996年由Voloudaki等报道了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患者,2003年此征象被Kim正式定义为反晕征,并认为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特异性征象。这个征象在胸部CT肺窗上表现为中央是密度较低的磨玻璃影,周围为新月形或环形的高密度影。之后陆续有文献报道此征象也见于南美芽生菌、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结节病、侵袭性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