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 J Cancer:PD-L2和PD-L1表达在食管癌患者中预后和临床意义

2020-03-2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PD-L2和PD-L1与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这支持了PD-L2作为食管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PD-1/PD-L1通路在肿瘤免疫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作为基于免疫治疗的靶点。然而,对于PD-1的另一种配体PD-L2,其与人类癌症临床结局的关系尚不清楚。

近日,肿瘤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使用了437例手术切除和100例内镜切除的食管癌患者(鳞状细胞癌,n=483;腺癌,n=36;其他类型,n=18)数据库通过免疫组化的手段检测PD-L2和PD-L1分子的表达情况。

与PD-L2阴性患者(n=366, 83.8%)相比,PD-L2阳性患者(n=71, 16.2%)总体生存率较差(对数秩检验P=0.011)。PD-L2与PD-L1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多重免疫荧光显示PD-L2和PD-L1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早期肿瘤中,PD-L2的表达较PD-L1更为频繁。

由此可见,PD-L2和PD-L1与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这支持了PD-L2作为食管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考虑到PD-L2和PD-L1在表达时间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方面有不同的特点,评估PD-L2和PD-L1的表达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原始出处:

Kazuo Okadome,et al.Prognostic and clinical impact of PD-L2 and PD-L1 expression in a cohort of 437 oesophageal cancers.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2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6-020-081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5-miRNA标签特征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旨在确定一种可以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总体生存率(OS)的miRNAs标签。   从NCBI GEO获得119名ESCC患者的miRNA表达谱及其相应的临床信息,并将其作为训练集。在早期和晚期样本间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DEmiRNAs)。使用Cox回归分析、递归特征消除(RFE)-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和LASSO Cox回归模型来识别预后性mi

Sci Rep:高CD3和ICOS及低TIM-3表达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的生存率良好

CD3+ TIL和T细胞ICOS表达升高与良好的预后相关,而高TIM-3表达则提示预后不良。

GIE:国内食管癌临床性筛查精准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胃肠内镜学》1 月 5 日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柯杨团队研究报告,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设计,在北方高发区和南方非高发区 1 万余例临床内镜门诊就诊者中,构建并验证了首个适用于我国 “食管癌临床机会性筛查” 的精准风险预测模型。

Cell Death Dis:反义lncRNA ZNF667-AS1及其顺义基因ZNF667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天然反义lncRNA可以干扰其相应的顺义转录本进而导致一致或不一致的调控。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发现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lncRNA ZNF667-AS1及其顺义基因ZNF667的表达均下调,但这两个基因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对ZNF667-AS1和ZNF667在ESCC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表观遗传失活机制、功能及预后意义进行研究。在食道癌细胞和ES

J Gastroenterology:腰围增加,食道癌的风险也增加!

据报道,通过体重指数(BMI)衡量的总体肥胖与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以腰围(WC)衡量,ESCC(在韩国约占食管癌的90%)与腹部肥胖的关系可能不同。因此,本项

吞咽困难怀疑食道癌,其实是常见的它惹的祸

2019年10月18日,许昌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工作仍像往常一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