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yon:利妥昔单抗对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免疫状态的影响——CCCG-BNHL-2015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2024-03-24 将军的九分裤 MedSci原创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强化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对积极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影响。在确定哪些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受益于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和重新接种方面存在研究空白

中国儿童癌症组(CCCG)-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2015(CCCG-BNHL-2015)研究是CCCG淋巴瘤组开展的第一个前瞻性多机构调查。CCCG-BNHL-2015方案的一个预先指定的次要目标是评估与利妥昔单抗添加相关的毒性概况,并评估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关于利妥昔单抗对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联合化疗中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副作用发生率的研究有限,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强化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对积极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影响。

研究收集时间为自2015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研究人员根据中国儿童癌症组(CCCG)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2015方案,排除既往存在恶性肿瘤或原发性免疫缺陷(pid)的患者,从中国三个三级医疗中心收集了85例原发性小儿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数据。纳入的85例患者中,男性65例(76.5%),女性20例(23.5%);平均年龄为6.95岁,对随访期间基线免疫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者根据临床分期和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将患者分为R1、R2、R3和R4组。R1组包括完全切除的I期和II期;R2组包括不完全切除的I、II期,LDH小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R3组为III期,LDH小于正常值的4倍;I/II期LDH超过正常值的2倍,小于正常值的四倍;R4组包括LDH大于4倍正常值的III期,以及所有IV期和白血病期。R4组患儿在第2、3、4、5个疗程化疗前给予单剂量(375 mg/m2)利妥昔单抗治疗。各组治疗框架如下:R1组3个疗程,A、B方案交替进行;R2组共5个疗程,在A、B方案之间交替进行;R3组共6个疗程,第1个疗程采用P+A方案,随后依次为BB和AA方案(P + A-BB-AA-BB-AA-BB);R4组共6个疗程,R3组从第二个疗程开始在方案中增加1剂利妥昔单抗(P + A-RBB-RAA-RBB-RAA-BB)。

表1:化疗结束后的免疫球蛋白。

化疗结束时,与R3组相比,R4组中更高比例的患者外周血CD3 - CD19+ B细胞(20 / 100% vs 13 / 47.8%, p = 0.04)、CD3+ T细胞(23 / 21[91.3%]vs 23 / 14[60.9%], p = 0.016)和血清IgM (23 / 14[60.9%] vs 23 / 4[17.4%], p = 0.003)下降。然而,这些差异在化疗6个月后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2:接受AA或R-AA方案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图3:化疗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BB或R-BB方案。

利妥昔单抗联合AA与显著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60例中49例[81.7%] vs. 55例中29例[52.7%],p = 0.001)和感染发生率(60例中35例[58.3%] vs. 55例中17例[30.9%],p = 0.003)相关。此外,与单独使用BB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BB与显著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相关(61例中的32例[52.5%] vs. 100例中的31例[31.0%],p = 0.007)。

这是中国最大的利妥昔单抗联合强化化疗治疗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高危儿童队列。总的来说,研究发现,虽然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基本上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利妥昔单抗仍可能延迟免疫球蛋白的恢复,其毒性仍然高于单独化疗。因此,临床应慎重考虑并严格控制其使用。在治疗结束时是否需要常规补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降低感染风险,应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应该鼓励前瞻性研究,以更好地了解RTX如何影响免疫功能,并确定有原发性免疫缺陷风险的儿童。

原始出处:

作者:将军的九分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体弱DLBCL:FIL_ReRi期II期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索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R2)的组合在≥70岁未经治疗的体弱DLBC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ASN 2023:利妥昔单抗个体化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更经济且更安全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利妥昔单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同样有效,且个体化治疗方案更经济更安全。

BJH: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英国血液学会指南

英国血液学会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发表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现整理指南中主要推荐内容。

Blood:FCR方案治疗CLL随访19年长期缓解,部分患者可实现功能性治愈

近日报告了该FCR研究中位随访19年的更新数据。本次更新的主要目的是确认长期缓解的持久性,并评估其他肿瘤的发生率。

AJH:单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的获得性血友病A疗效比较

单剂量利妥昔单抗加糖皮质激素方案显示出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且环磷酰胺无继发性恶性肿瘤或生殖毒性的报道风险,可能被推荐作为AHA的一线治疗

【协和医学杂志】超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一例

患者男性,61岁,因“咳嗽2年余,发现血肌酐(Scr)持续升高10个月,尿量减少3周”,于2018年12月9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拓展阅读

Blood: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在符合移植条件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中的比较

该研究通过间接比较一线MCL患者中使用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奥妥珠单抗在诱导期和维持期均可安全地与化疗联合使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奥妥珠单抗可以提供更好的疾病控制。

【Blood】奥妥珠单抗对比利妥昔单抗治疗适合移植MCL的匹配分析

《Blood》近日报告了LYMA-101 (NCT02896582)研究的长期结果,该研究纳入新诊断MCL患者,给予化疗+O治疗序贯移植,然后进行O维持(O组)。

【Nat Commun】阿可替尼+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治疗R/R侵袭性B-NHL的II期研究

该研究评估了阿可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治疗 R/R B-NHL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还探索了与缓解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将其用于识别可能对 R2A 方案有反应的患者。

Leukemia | 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试验

该研究旨在探讨在R-HAD化疗方案中添加硼替佐米是否能提高复发性或难治性MC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R-HAD化疗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R-HAD+B)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反应率,延长无治疗失败时间且毒性较低。

【Haematologica】BR一线治疗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长期随访及早期MRD转阴的影响

《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了结合MRD数据的最新结果(中位随访69个月)。

阿卡替尼与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侵袭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项单臂 II 期试验

在这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单组 II 期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阿卡替尼、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联合方案(R2A 方案)对 R/R B 细胞 NHL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0-07-20

2022 GISC循证共识建议:利妥昔单抗治疗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意大利冷球蛋白血症研究组(GISC,Italian Study Group of Cryoglobulinemia) ·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