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 | 2023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盘点

2024-01-14 e路新干线 e路新干线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5%,进展快,复发风险高,预后常常较差,5年生存率远低于其他类型。但三阴性被认为是最具免疫原性的乳腺癌亚型,因此成为免疫治疗的重要发展领域。

年度盘点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5%,进展快,复发风险高,预后常常较差,5年生存率远低于其他类型。但三阴性被认为是最具免疫原性的乳腺癌亚型,因此成为免疫治疗的重要发展领域。

在过去的2023年里,三阴性乳腺癌领域研究进展飞速。e路新干线小编特制作年度盘点幻灯总结和回顾2023年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图片

01 早期乳腺癌

免疫联合化疗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不断探索,合适的化疗联合方案、免疫药物使用时机、获益人群等诸多问题仍待解答。2023年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如下:

图片

新辅助+辅助免疫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辅助免疫治疗

图片

图片

辅助免疫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晚期乳腺癌

目前多项研究已证实免疫联合化疗在PD-L1阳性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中获益。同时免疫联合ADC在一线治疗中展现良好前景。2023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如下:

免疫+化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疫+ADC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

图片

作者:e路新干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ABCS 2023:PD-L1 x VEGF-A 双特异性抗体PM8002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个国产创新PD-L1 x VEGF-A 双特异性抗体 PM8002 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早期研究,相比已在晚期 TNBC 治疗中取得成功的免疫

SABCS 2023:EGFR x HER3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L-B01D1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展示良好的潜力

BL-B01D1 同样是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癌创新药,且属于双特异性抗体与抗体偶联药物(ADC)概念的结合,即以 EGFRxHER3 双特异性抗体作为载体,用新型连接子搭载 TOP-I 抑制剂作为载

2023 ESMO IO|早期治疗的免疫肿瘤学探索

本文介绍了两项重要研究,分别关注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微环境和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

肿瘤免疫治疗大咖谈 | 免疫治疗改变早期高危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格局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新辅助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治疗结局,如何优化新辅助联合治疗策略,以及进一步筛选获益人群,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023 SABCS|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早期TNBC EFS结果:KEYNOTE-522研究

本文报告了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后更新的EFS结果,包括关键亚组和EFS事件类型的分析。

中国药科大学姜虎林教授《Biomaterials》:一种具有GSH消耗和DHODH抑制功能的白蛋白纳米药物有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近期,中国药科大学姜虎林教授课题组聚焦于铁死亡的关键通路和细胞代谢的中心线粒体,设计了一种具有GSH消耗和DHODH抑制功能的白蛋白纳米药物ATO/SRF@B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