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严重高乳酸血症和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素

2017-03-27 xingxiaowei MedSci原创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嗜铬细胞瘤的一线治疗方式。严重的高乳酸血症(Severe hyperlactatemia,SH)和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是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明确SH/LA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治疗。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嗜铬细胞瘤的一线治疗方式。严重的高乳酸血症(Severe hyperlactatemia,SH)和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是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明确SH/LA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治疗。

近期发表在SCI REP上的一篇文章对这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乳酸酸中毒的判断标准为:pH<7.35,碳酸氢钠<20mmol/L,血清乳酸>5mmol/L;严重高乳酸血症:乳酸≥5mmol/L;适度高乳酸血症(MH):乳酸2.5-5.0mmol/L,无酸中毒征象(pH>7.35,碳酸氢钠>20mmol/L)。研究共145例患者,统计了人口学、临床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进行分析。术后有59例患者出现高乳酸血症,MH25.5%,SH/LA15.2%。多因素分析表明BMI、24小时尿肾上腺素浓度以及肿瘤大小是术后严重高乳酸血症及乳酸酸中毒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较高的24小时尿肾上腺素水平、较大的肿瘤尺寸以及较高的BMI是嗜铬细胞瘤术后SH/L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下一步仍需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来判断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xiaow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7-05-02 laoli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2. 2017-04-01 ylzr123

    不错的方式,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不断总结出来新经验。

    0

相关资讯

上海完成我国首例机器人助力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沈周俊、博士何威等,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压迫腔静脉的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患者肝脏下方及深部有嗜铬细胞瘤,该瘤明显压迫腔静脉。沈周俊等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腹腔镜立体(3D)高清的手术视野、7个自由度能360~450度旋转的机器手术臂,最终仅花了1个半小时,就彻底切除了患者的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血压即恢复正常,2天下床、5天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一例

  患者男,30岁,因“突发性右腰部终痛伴头痛、心悸、恶心、呕吐7h”入院。既往有阵发性血压升高史3年,最高至24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近半年来头痛、心悸发作频繁,每月发作约2次,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2℃,脉搏140次/min,呼吸18 次/min,心率140次/mi

以肺水肿起病的巨大囊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患者 男,32岁。因间断头晕、心悸8个月,加重1周收住我院。患者曾在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物,测血压正常,未予特殊治疗,休息数日后恢复正常。1周前行走中再次出现相似症状,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物共约200 ml,无血丝、血块,外院测血压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部CT:双肺沿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不规则片状磨玻璃影,以中上

Clin Endocrinol:宁光院士发现ERBB-2过表达是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风险因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ERBB-2过表达是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的一个风险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9日的《Clinical Endocrinology》杂志上。宁光院士长期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内分泌肿瘤及糖尿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在Science、JAMA、Nat 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