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有那些?(大型长期研究)

2017-06-16 MedSci MedSci原创

副神经节源肿瘤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简称“副节”。副节乃对交感神经干中的神经节相对而言,大多位于交感神经干之侧旁,偶尔亦见于内脏等远离的部位。副节按其主细胞对铬盐的反应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别,故副神经节瘤亦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分。嗜铬性副节瘤以肾上腺髓质为主要代表,由其发生的肿瘤习惯称“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而非嗜铬性副节发生的肿瘤则往往简称“副节瘤”,文献中也称之为“非嗜

副神经节源肿瘤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简称“副节”。副节乃对交感神经干中的神经节相对而言,大多位于交感神经干之侧旁,偶尔亦见于内脏等远离的部位。副节按其主细胞对铬盐的反应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别,故副神经节瘤亦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分。嗜铬性副节瘤以肾上腺髓质为主要代表,由其发生的肿瘤习惯称“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而非嗜铬性副节发生的肿瘤则往往简称“副节瘤”,文献中也称之为“非嗜铬性副节瘤”(Nonchromaffin paraganglioma)与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等。

恶性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是罕见的,且关于它们的报道很少。因此,来自梅奥医院的医生们对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预后进行了描述,进而识别其较短生存期的预测因子。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1960-2016年间被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272例患者的数据纳入了该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在快速进展组(n=29)和无痛性疾病组(n=188)患者中观察基线描述、生存结果和生存期较短的预测因子。

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平均年龄39岁(7-83岁),肝转移出现在96例(35%)患者中。在最初无肝转移的176例(65%)患者中,转移发生的中位时间为5.5年(首诊到转移,0.3 - 53.4年)。平均随访时间为8.2年(0.01-54.1年)。总体生存期和特异疾病生存期的中位数分别为24.6和33.7年。较短的生存期与男性(p=0.014),首诊原发肿瘤时年龄较高(P =0.0011),同步转移(P<0.0001),原发肿瘤较大(P = 0.0039),多巴胺升高(P = 0.0195),以及不接受原发性肿瘤切除(P<0.0001)相关。无论患者是原发肿瘤,还是存在SDHB突变,都无明显差异。

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程需要临床医生的关注。快速的疾病进展与男性、诊断年龄、同步转移、较大的肿瘤、升高的多巴胺和未接受原发肿瘤切除术相关。临床治疗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时,个性化疗法是必需的。

原始出处

Hamidi O, Young WF Jr,et al.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272 Patients over 55 Year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Jun 12. doi: 10.1210/jc.2017-00992.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7-10-23 achengzhao
  2. 2017-06-25 大爰

    学习并分享!!!

    0

  3. 2017-06-22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拜读了

    0

  4. 2017-06-18 ylzr123

    好文,值得点赞!认真学习了,把经验应用于实践,为患者解除病痛。

    0

相关资讯

上海完成我国首例机器人助力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沈周俊、博士何威等,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压迫腔静脉的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患者肝脏下方及深部有嗜铬细胞瘤,该瘤明显压迫腔静脉。沈周俊等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腹腔镜立体(3D)高清的手术视野、7个自由度能360~450度旋转的机器手术臂,最终仅花了1个半小时,就彻底切除了患者的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血压即恢复正常,2天下床、5天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一例

  患者男,30岁,因“突发性右腰部终痛伴头痛、心悸、恶心、呕吐7h”入院。既往有阵发性血压升高史3年,最高至24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近半年来头痛、心悸发作频繁,每月发作约2次,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2℃,脉搏140次/min,呼吸18 次/min,心率140次/mi

以肺水肿起病的巨大囊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患者 男,32岁。因间断头晕、心悸8个月,加重1周收住我院。患者曾在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物,测血压正常,未予特殊治疗,休息数日后恢复正常。1周前行走中再次出现相似症状,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物共约200 ml,无血丝、血块,外院测血压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部CT:双肺沿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不规则片状磨玻璃影,以中上

Clin Endocrinol:宁光院士发现ERBB-2过表达是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风险因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ERBB-2过表达是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的一个风险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9日的《Clinical Endocrinology》杂志上。宁光院士长期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内分泌肿瘤及糖尿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在Science、JAMA、Nat Genet、

SCI REP: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严重高乳酸血症和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素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嗜铬细胞瘤的一线治疗方式。严重的高乳酸血症(Severe hyperlactatemia,SH)和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是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明确SH/LA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治疗。

JCEM:嗜铬细胞瘤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吸收增加:交感活性对人体骨骼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该研究首次提供了临床证据显示在嗜铬细胞瘤中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通过骨损失(尤其是骨小梁)以及骨重吸收的增加导致对人体骨骼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