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ics:科学家发现新的易感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基因群

2012-05-19 科技部 科技部

一项汇集澳大利亚、东亚、欧洲和北美共50多个研究的国际联合项目发现一批骨质疏松基因,使人类认知的骨质疏松基因数增加了一倍,这也是人类首次大规模发现遗传变异与骨折风险的关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在这项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无声,但频繁和致命性的老年疾病

一项汇集澳大利亚、东亚、欧洲和北美共50多个研究的国际联合项目发现一批骨质疏松基因,使人类认知的骨质疏松基因数增加了一倍,这也是人类首次大规模发现遗传变异与骨折风险的关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在这项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无声,但频繁和致命性的老年疾病。在澳大利亚,髋部骨折女性患者12个月内死亡率占25%,男性患者甚至更高。对65岁以上的女性威胁比乳腺癌还大。长期以来,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质疏松症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具体是由哪些基因造成的仍是一个谜。

目前,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被广泛用于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折风险。一般来说,骨密度越高,骨折风险越小。这项研究共计扫描8万多人,研究骨折病例3万多例、无骨折病例10万多例,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骨质疏松症遗传研究。新的研究发现,基因组有56个区域的变种影响人们的骨密度,其中有14种会增大骨折的风险。

doi:10.1038/ng.2249
PMC:
PMID:

Genome-wide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56 bone mineral density loci and reveals 14 loci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fracture

Karol Estrada, Unnur Styrkarsdottir, Evangelos Evangelou, Yi-Hsiang Hsu, Emma L Duncan, Evangelia E Ntzani, Ling Oei, Omar M E Albagha, Najaf Amin, John P Kemp, Daniel L Koller, Guo Li, Ching-Ti Liu, Ryan L Minster, Alireza Moayyeri, Liesbeth Vandenput, Dana Willner, Su-Mei Xiao, Laura M Yerges-Armstrong, Hou-Feng Zheng, Nerea Alonso, Joel Eriksson, Candace M Kammerer, Stephen K Kaptoge, Paul J Leo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redictor of fracture risk. We performed the largest meta-analysis to date on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 BMD, including 17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32,961 individuals of European and east Asian ancestry. We tested the top BMD-associated markers for replication in 50,933 independent subjects and for association with risk of low-trauma fracture in 31,016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fracture (cases) and 102,444 controls. We identified 56 loci (32 new) associated with BMD at genome-wide significance (P < 5 × 10−8). Several of these factors cluster within the RANK-RANKL-OPG, mesenchym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and Wnt signaling pathways. However, we also discovered loci that were localized to genes not known to have a role in bone biology. Fourteen BMD-associated loci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risk (P < 5 × 10−4, Bonferroni corrected), of which six reached P < 5 × 10−8, including at 18p11.21 (FAM210A), 7q21.3 (SLC25A13), 11q13.2 (LRP5), 4q22.1 (MEPE), 2p16.2 (SPTBN1) and 10q21.1 (DKK1). 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BMD variation and fracture susceptibility.

作者:科技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Nutri:研究揭示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研究揭示,人乳低聚糖(HMO)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供婴儿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食用,不仅仅如此,随着婴儿机体的成长,这些细菌的组成成分也会发生相应改变。(Credit: ? Roxana / Fotolia)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研究揭示,人乳低聚糖(HMO)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供婴儿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食用,不仅仅如此,随着婴儿机体的成长,这些细菌的组成成分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PLoS ONE:研究多动症的新动物模型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已引起了广大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动症呈慢性过程,症状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存在。约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更好研究多动症新的动物模型,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 OHSU和ONPRC科学家Jacob Raber等人研究发现老鼠携带某种突变基因会表现出类似人多动症的

AJHG:研究者发现引发Joubert综合征的关键致病基因

历史上,人类的科学和发现共同努力帮助受并发症影响的家庭成员制定相应的计划生育选择。C5ORF42是一个在魁北克St.Lawrence区域被识别出的引起Joubert综合征的关键致病基因,Joubert综合征是1969年发现的一种疾病综合征。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大学圣-朱斯蒂娜大学医院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再生医学:动物毛发再生给人类关节再生新提示

孔雀可以轻松长出漂亮的翅膀,人类可以用类似的再生方法轻松进行手指和脚趾修复吗?(Credit: © misu / Fotolia) 将于2012年的夏天上映的动作电影《蜘蛛人:惊奇再起》将会是超级英雄和死对头大蜥蜴之间的对决,常看电影和连环画的人绝对会想起坏人康纳斯博士,他在失去了一个胳膊之后,通过实验,使得细胞再生、DNA复制,最终成功地克隆出了他失去的胳膊。近日,最新一期的国际杂志

Lancet:65岁以下患者常同时患多种疾病

近日,苏格兰邓迪大学人口健康科学部的Karen Barnett博士及其同事通过回顾苏格兰2007年314家初级保健诊所登记的1,751,841例患者的病历,了解40种慢性疾病单独发生和共同发生的情况。42%的入组患者患有≥1种疾病,23%患有多种疾病。相关论文于5月10日在Lancet杂志发表。 在所有患者和合并多病患者中,分别有8.3%和36%同时患有躯体和心理疾病。罹患躯体疾病的种数越多并且

Nature:基因KCTD13和孤独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肥胖症直接相关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者可以将一系列人类基因移植入斑马鱼体内,用来识别幼年斑马鱼头部尺寸的效应基因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情况。(Credit: Christelle Golzio, Duke Center for Human Disease Modeling and Duke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一条斑马鱼能够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如何发育吗?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