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防治进展:经输血染艾接近零报告

2017-11-14 佚名 健康中国

11月13日从在京召开的艾滋病防治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6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71.8万例,经输血途径传播已基本阻断,接近零报告水平。当下艾防主要面临控制性传播的技术手段有限、社会支持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防艾委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全面总结了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月13日从在京召开的艾滋病防治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6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71.8万例,经输血途径传播已基本阻断,接近零报告水平。当下艾防主要面临控制性传播的技术手段有限、社会支持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防艾委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全面总结了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全面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学习、借鉴国际防治艾滋病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全面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综合干预实效性、检测咨询可及性、随访服务规范性,全面落实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工作、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救治救助政策、社会组织培育引导措施,努力破解经性传播难题,确保防治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副执行主任路易斯·罗瑞思高度赞赏中国在控制经注射吸毒传播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建议持续加大领导和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和反歧视,团结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力量共同迎战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与肝炎司司长戈特弗里德指出,中国在扩大检测治疗、预防母婴传播、重点人群防治等方面展示了非凡领导力,建议进一步动员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力量,聚焦经性传播,扩大干预措施,控制新发感染

据了解,在2017年1月~6月新报告的病例中,性传播占94.2%(异性性传播占68.6%,同性性传播占25.6%),传播方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别——男性15岁~29岁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女性15岁以上以异性性传播为主。不仅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较高,且老年男性病例上升明显。2016年哨点监测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7%,15岁~24岁男性青年学生报告病例中,同性性传播占82.3%。60岁以上老年男性报告病例数由2010年的4751例上升至2016年的16505例,2017年1月~6月报告病例9717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1%。

另据了解,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建立9317个自愿咨询检测门诊,1888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对吸毒人群的干预不断深入,截至2017年6月,全国29个省份共开设了761个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治人员近15万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介绍,目前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比例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现象;吸食新型毒品人数不断上升,促使不安全性行为增加;暴露前预防措施存在困难,需加强试点探索;社交软件等对艾滋病流行影响需深入评估研究。此外,防治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能力不足,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社会歧视仍然存在,影响检测、治疗等防治工作的开展。

本次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主办,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1-24 虈亣靌

    讲解的非常好,值得学习

    0

  2. 2017-11-20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3. 2017-11-19 虈亣靌

    好文章大家共同分享!

    0

  4. 2017-11-16 windight

相关资讯

Cell Che Biol:艾滋病可以说是有救了,科学实验显示出希望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和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糖疫苗候选疫苗,在一种动物模型中,它刺激了免疫系统对HIV病毒的免疫反应。有朝一日,这种分子可能成为成功的艾滋病疫苗的一部分。

NEJM:新研究指出,艾滋病大流行即将卷土重来

自从60年代中期开始,强大的药物使艾滋病大流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现在一个专家小组警告说,全球艾滋病毒流行风险持续扩大。

黑龙江艾滋病检测将入婚检

《黑龙江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于日前出台。

FEBS J:艾滋病新突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再立一大功艾滋病新突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再立一大功

在对抗艾滋病的道路上,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着,这些年来,对抗艾滋病的疗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艾滋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艾滋病毒会通过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而伤害感染者的身体,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基本上都不是因为艾滋病毒而死,而是由于残缺的免疫系统使他们变得“遍体鳞伤”。据研究,艾滋病毒会感染大脑中的某些细胞,这些细胞是小胶质细胞,同时,被感染的小胶质细胞释放有毒和炎性分子,削弱或杀死周围的神经元,引起

艾滋病病毒隐身传播全新细节曝光

美国科学家借助计算机模型,破解了艾滋病病毒(HIV)在细胞间传播过程中的全新细节。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的相关报告称,这将为研发艾滋病药物开辟新途径。

染艾者配偶权责亟待明确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鑫和小林办理结婚登记前,共同在当地妇幼保健中心进行了婚前检查,各项检查均显示不存在不宜结婚的状况。婚后不久,男方发现妻子早就患有艾滋病,就将婚检机构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