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却很高?”

2016-07-20 王德华博客 王德华博客

“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可人家培养的研究生怎么那么优秀呢?”这是一次闲聊的时候,有位导师发出的感叹。言外之意是,我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在培养研究生,从开题、考核、论文写作、技术培训、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等各个环节都不敢马虎,怎么到头来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反而不如人家那些不管不问甚至放羊式管理的导师培养的好呢?这个结论看似不成立,但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第一反应是,人家幸运招到优秀的研究生了啊。研究生质量与

“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可人家培养的研究生怎么那么优秀呢?”这是一次闲聊的时候,有位导师发出的感叹。言外之意是,我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在培养研究生,从开题、考核、论文写作、技术培训、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等各个环节都不敢马虎,怎么到头来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反而不如人家那些不管不问甚至放羊式管理的导师培养的好呢?

这个结论看似不成立,但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第一反应是,人家幸运招到优秀的研究生了啊。研究生质量与导师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导师的水平决定研究生的质量。

现实中,导师的情况也很复杂,导师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两个方面应该是很关键的:水平和责任。


关于导师的水平


关于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主要还是指学术水平。再广义一点,导师的水平包含学术水平,学术涵养,个人素养,培养理念等等多个方面。

有些导师确实水平一般,但有资源,有经费,有充足的条件。极端的情况是有些导师可能既没有水平,也没有资源,也没有经费,也没有条件。

另外一类是有些导师很有水平,也有资源,有经费,有条件。同样,有些很有水平的导师,但没有资源,没有经费,甚至没有条件。

导师的这些情况,对自己研究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如果没有资源,没有经费,没有条件,是不可以招收研究生的。培养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具备了培养研究生的条件,那导师的水平就很关键了。

关于导师的责任


培养研究生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的。所以,导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有些导师学生水平很高,但对研究生培养却不愿意花费精力,采取放羊式管理,任其自由发展;也有些有水平的导师,只愿意对优秀的学生付出,看不上眼的学生就任其自由发展。如果研究生独立能力较好,自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好,只要导师不过多干涉,对于个人发展这都不是问题。如果研究生自己没有自律自制能力,没有独立工作能力,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优秀的学生如果遇到学术水平一般,但有资源和条件的导师,如果导师不干涉的话,一样可以做出好成绩来。

如何培养优秀的研究生,本身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几个方面决定的。但对于很多方面“无依无靠”的学生,只能靠自己,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逆境条件下,这些研究生成长反而很好,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很强。所谓有导师水平一般但培养的研究生却很优秀应该指的就是这些研究生。

为什么兢兢业业的导师会感到自己的研究生质量不如人家呢?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导师们在聊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地以发表的学术论文档次作为唯一标准了。发表了影响因子高的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就被认为是好学生。在现实中,很多事情也确实是以发表的学术论文档次为标准的,如国家奖学金等各种奖项的评选。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应该鼓励的。我们现在也都知道,学术论文不是衡量研究生质量的唯一标准。科研人都知道,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取决于很多方面,背后也有很多故事,如导师执笔,师兄师姐执笔,甚至公司执笔等等。实验过程中流水作业的情况更是很普遍。现在不少高校在重视学术论文发表的同时,更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研究生在申请学位的时候,以学位论文为主。也就是说,即使发表了不错的学术论文,如果学位论文写作不认真,不严谨,也可能会没有资格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

所以,研究生毕业后的独立工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对于其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培养研究生是要从长远着眼,不是看眼前利益。研究生个人的发展,也应该向远处看,不要被眼前的个人得失所影响。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是自己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提升。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了。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但研究生的质量,在很大方面更取决于研究生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导师再有水平,再有责任心,再有条件,毕竟都是外因,决定最后结果的还是研究生自己的努力。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和追求,再加上个性,不知道会有多少种组合。优优组合,强强联合,自然是很理想。如果是另一个极端,那就很悲剧了。世间有时候就是捉弄人,所以就有了不少抱怨和不理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固然可敬,但不宜鼓励。尽管说优秀的研究生是不需要导师指导的,但研究生一定是需要指导的。如果没有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就不存在了,哪还有什么博导、硕导的呢。

那么,导师该怎么做?研究生该怎么做?我觉得应该很清楚了。如果再说,也还是说不清楚。很多事情,越说反而越模糊。我倒是觉得我的第一反应是对的:能够遇到优秀的研究生是非常幸运的。

作者:王德华博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7-30 I come

    值得学学习,反思教育

    0

  2. 2016-07-23 The one 00000

    更导师确实有关系

    0

  3. 2016-07-21 jasonuclear

    碰到垃圾老板也是悲剧的...

    0

相关资讯

因为医学而牺牲创造力是万万不能的

医生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本没有什么新鲜,但考虑到如今医生的需求(那些不用应付EMRs的医生),你就会发现把时间都花在沉浸于大脑右半球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医学简史——一稿读懂史上医学大事件

不过,还有一些评论,也值得一看:治疗APL怎么不写张亭栋?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初评,张亭栋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王毅翔:中国的主要贡献有31. 伍连德2. 青蒿素3. 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庭栋及其同事,更近一步研究了砷剂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28-31]。到1979年时张庭栋和他的团队已经得出了砷剂可以治疗白血病,尤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更佳,这一沿用至今的结论。18

医学界的四大谎言,几乎骗了每个人

常有人说:生物医药界是“骗子”横行、“忽悠”最多的行业之一,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血液女神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Holms)。不过,如果你也曾“假装发烧”以逃避考试,或在电话中“假装咳嗽”以表现带病工作。那么你应该意识到,制造一个“医学假象”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本文盘点了医学界几乎骗了每个人的“四大谎言”。(一)谈话节目的影响外媒行业网站STAT指出: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谈话节目

在任何时代,医学都不是万能

导语:在任何时代,医学都不是万能,我们不能治愈的疾病还有很多。但那些曾经消逝的生命所留给我们的,必然不会只是泡沫。正是那些铭刻在心的遗憾与疼痛,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寻找活着的力量而不断前行!那些年,那些事我踏入介入心脏病学这一学科已经30余年。记得最初开始的那几年,为了能及时向专家请教,我常跑去几公里外给北京打长途;为了接专家,更常冒着风雪在机场苦等数小时,被人戏称为“风雨中等待,电话中成长”

安慰剂疗法:善意的医学欺骗?

安慰剂效应客观存在已经被学术上广泛认可,这不仅对于和分析药物研究结果,而且对理解生物现象都有意义,现在关于安慰剂的最新进展是主动公开使用安慰剂疗法。 被欺骗或自我欺骗都能产生生物学效应,这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证明的医学效应,并逐渐被临床医学接受和应用。这一成功欺骗效果的确认,不仅是安慰剂研究的成功,也能解释许多巫术和宗教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只要有效果,且是安全的方法,即使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