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Open Heart: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2015-02-24 梁怀彬 译 MedSci原创

为更新系统评价“心衰发生后的运动康复治疗”研究者又收集最新文献对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梳理回顾,将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刊登在BMJ Open Heart上。 研究者们查阅了在2013年一月以前在MEDLINE, EMBASE 和Cochrane图书馆的所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他们将所有随访在六个月以上的相关实验文献纳入了统计对象。这些文献评估了运动作为对心脏康复的单独因素或者作为综合因素的一种

为更新系统评价“心衰发生后的运动康复治疗”研究者又收集最新文献对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梳理回顾,将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刊登在BMJ Open Heart上。

研究者们查阅了在2013年一月以前在MEDLINE, EMBASE 和Cochrane图书馆的所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他们将所有随访在六个月以上的相关实验文献纳入了统计对象。这些文献评估了运动作为对心脏康复的单独因素或者作为综合因素的一种组合成分对心脏康复治疗计划效果的影响,并与没有运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者将所有纳入统计的这些文献的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

所有纳入统计的文献总共包括了33个实验组共有4740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都是射血分数显著减少(EF<40%)和依据纽约心脏协会制定的心衰分级标准被评为II和III类的心衰患者。

研究者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在随访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患者当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发现并无统计学意义(risk ratio (RR) 0.93; 95% CI 0.69 to 1.27, p=0.67),但在随访时间超过一年的患者当中,发现死亡率是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RR 0.88; 0.75 to 1.02, 0.09)。研究者还发现,运动心脏康复疗法能够降低整体的风险(RR 0.75; 0.62 to 0.92, 0.005)和因心脏衰竭住院的发生率(RR 0.61; 0.46 to 0.80, 0.0004),使得运动康复人群有更高的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问卷得分。单变量meta回归分析显示这种益处不依赖运动的类型和运动强度。并且这种益处也和随访时间无关,和出版物和文章质量无关。

更新过的系统评价显示,目前心衰后再次住院率的下降和运动康复治疗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改善,都和运动康复疗法相关,运动康复疗法还能降低心衰患者的长远死亡率。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个体具体数据来证实这个结论,并进行亚组实验评估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的对心功能恢复的具体影响。

原始来源: 

Viral A Sagar, Edward J Davies, Simon Briscoe, Andrew J S Coats, Hasnain M Dalal, Fiona Lough, Karen Rees, Sally Singh, Rod S Taylor Exercise-based rehabilitation for heart failur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pen Heart 2015;2:1 e000163 doi:10.1136/openhrt-2014-000163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要事先获得授权!转载需要附来源及MedSci 原始链接。谢谢!

作者:梁怀彬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Myheart分子或帮助开发心力衰竭的靶向疗法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心脏分子或许可以帮助治疗及预防患者的心力衰竭;当心脏面临压力比如高血压时,这种新型分子就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阻断协调遗传突变的蛋白质。 研究者Ching-Pin Chang表示,在患心力衰竭的小鼠机体中恢复这种未知的心脏分子的水平,小鼠心力衰竭的恶化现象就会被阻断,这种心脏分子是一

ESC 2014:解读PARADIGM-HF研究

在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精彩研究频出,内容涵盖心力衰竭(心衰)、冠脉疾病、血脂等多个领域。尤其是ESC代表性的热线研究(Hot Line)专场,偌大的会场经常座无虚席。在众多研究中,究竟有哪些研究脱颖而出呢? 结果:提前达终点,研究终止 本次ESC年会上发布的一系列研究在略显平静的心衰研究领域激起了一波涟漪。尤其是此前因确认已达到研究终点而提前终止的PARADI

BMJ:终身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初始表现与性别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欧美等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头号杀手,我们已知,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高于女性,而相较男性,女性发生中风或心衰的概率更大。冠心病和脑卒中、心衰的预防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初始表现”(first manifestation)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十分重要。此前,在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某一表现(specific manifestation)”时,其它种类心血管疾病的竞争风险以及非心源性死因常常被忽略

J Clin Oncol:预测儿童癌症存活者心力衰竭发生的新工具

医学的进步虽然缓慢,但终归会给患者扫出一条活路。对于一部分儿童期不幸罹患癌症的患者,经过治疗也可康复。但在治疗期间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为了从这些癌症幸存者中更好地发现心力衰竭高危患者,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挖掘出一种简单的预测工具。 这一简单预测工具仅包括四个问题:①是否为女性?②开始抗癌治疗时还不到5岁?③是否使用过蒽环类抗生素?④做过胸部或心脏放射检查吗? 前两个问题

JAMA Intern Med:老年人食盐过少或不降其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

美国学者评估了老年人群盐摄入量和死亡、心血管疾病(CVD)和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结果该基于社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老年人群摄入钠盐与10死亡、CVD或心衰不相关,摄入钠盐超过2.3 g/d与死亡率较高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论文1月1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研究者们对2642例老年人(年龄范围71-80岁,平均年龄为73.6岁,女性51.2%,白

JACC:慢性心衰患者肠系膜动脉血流量下降和消化道症状正相关

人们观察到稳定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道动脉血流量是下降的,并且这种血流下降似乎和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相关,也似乎和长期慢性心衰后伴发的恶病质相关。 研究目的分别为测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道动脉血流量情况,评估肠动脉血流变化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肠黏膜临近细菌生长、胃肠道症状、恶病质症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本实验调查了65名患者,25名健康对照。患者当中有12名处于恶病质状态。研究者使用超声测量肠道血流速度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