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中国万州是如何有效控制SARS-CoV-2病毒传播 ?

2020-12-01 haibei MedSci原创

万州是中国重庆的一个拥有174万人口的城市,与湖北省西部接壤。作为湖北省通往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万州迅速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其震中是武汉。

万州是中国重庆的一个拥有174万人口的城市,与湖北省西部接壤。作为湖北省通往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万州迅速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其震中是武汉。

2020年1月下旬春节假期期间,约有2万人从湖北省返回万州。随着2020年1月23日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封锁,万州也成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封闭环境。这些情况为更好地了解COVID-19的致病菌--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1的传播动态和危险因素提供了机会。

中国22个省约有47个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万州相似(150万至250万),并采取了同样的遏制措施来应对COVID-19疫情。此外,万州的人口规模与欧洲和美国的大中型城市相当。这些特点使万州成为受COVID-19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和城市的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SARS-CoV-2感染的传播动态和风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的合适例子。

最近,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发文,评估了中国万州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整个万州COVID-19疫情期间183例COVID-19确诊病例及其五代传播的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病例均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有症状和无症状的病例分别约占67.2%和32.8%。无症状和症状前传播占记录传播总数的75.9%。G1-G2传播的繁殖数为1.64(95%置信区间:1.16-2.40),随着严格控制措施的实施,后几代的繁殖数下降到0.31-0.39。

感染者感染后5 d内接触、频繁接触和接触时间≥8 h的感染风险大幅提高。通过社会疏散、广泛的接触者追踪、大规模检测和严格的密切接触者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链,COVID-19在万州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原始出处:

Qiuling Shi et al. Effective control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Wanzhou, China. Nature Medicine (2020). 

 

作者:haib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20-12-01 Jessie Zhang

    厉害了!通过社会疏散、广泛的接触者追踪、大规模检测和严格的密切接触者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链,COVID-19在万州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中国速度!

    0

相关资讯

JNNP:冠状病毒COVID-19对长期住院的神经病人的影响

在2月底爆发的SARS-CoV-2袭击了意大利,并迅速从伦巴第蔓延到该国其他地区,死亡人数超过31000人。尽管所有地区都报告有COVID-19患者,但确诊病例数最多的是伦巴第东部省份。1多份病例报告

Nat Commun:北京市COVID-19病例基因组监测情况

研究人员根据代表性的高频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将所有测序基因组分为7个簇。基因组比较显示,与武汉暴露组和本地传播组相比,海外输入组的基因组多样性较高,表明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基因组持续进化。

Nat Commun:复旦学者统计,武汉新冠**波大流行的疾病负担和临床严重程度

症状病例、就诊、住院和死亡的比率分别估计为每10万人796(95% CI:703-977)、489(472-509)、370(358-384)和36.2(35.0-37.3)。

NATURE:新冠的年龄特异性死亡和免疫模式

最近,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文,其使用来自45个国家的特定年龄的COVID-19死亡数据和22个血清流行率研究的结果,来调查多个国家的感染和死亡模式的一致性。

Nat Commun:你是什么血型?血型会影响新冠感染、插管和死亡几率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由SARS-CoV-2病毒引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截至2020年8月17日,该疾病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超过2110万例确诊感染,超过76.1万人死亡。在美国国内

Nat Commun:武汉市解封后,近千万居民核酸筛查结果怎么样?

我国研究人员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文,报告了此次全市核酸筛查的组织过程、采用的详细技术方法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