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不失有效——俞乔教授谈疫情期间乳腺癌诊疗活动开展

2020-04-10 佚名 肿瘤资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打乱了国人的生活节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更是一个沉重打击。一方面,肿瘤患者免疫力相对低下,成为新冠肺炎的易感者。另一方面,在感染新冠肺炎后,肿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打乱了国人的生活节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更是一个沉重打击。一方面,肿瘤患者免疫力相对低下,成为新冠肺炎的易感者。另一方面,在感染新冠肺炎后,肿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肿瘤患者疫情防控更为重要,而在严格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肿瘤患者又会面临到就诊、治疗中断等问题。

疫情期间乳腺癌管理注意事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以及医疗资源紧张等原因,给乳腺癌患者就诊带来了极大不便。举例来讲,在非疫情期间,一个房间可以住三位患者,并且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加床。但是,在疫情期间,出于疫情防控要求,原有三人间只能住两为患者,医疗资源相对减少。此外,很多患者在疫情期间无法得到及时就诊和治疗。乳腺癌本身属于一种进展相对缓慢的恶性肿瘤,就乳腺癌管理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对于初诊乳腺癌患者,会面临新发现乳腺肿块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在当地先做一些初步检查。如果考虑为良性,大可不必紧张,等疫情结束后,再到医院正常就诊即可。对于考虑恶性的患者,原则上尽量在当地治疗,当地医院医生也可以跟我们进行沟通、相互协作,然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目前而言,医院基本都已经开放了,患者也可以选择到我们医院就诊治疗。就辅助治疗而言,对于肿瘤负荷较轻、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由于药物可及性降低,短暂的延迟对于整体治疗效果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患者不必过于焦虑恐慌。另外,很多医院已经开通了线上咨询等服务,患者可以跟主治医生进行咨询,主治医生也会给患者一定治疗建议。

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对用药计划、安全性等相对比较了解,在与主治医生沟通以后,可以选择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内分泌治疗患者而言,治疗相对比较便捷、安全,可以选择在当地医院购药。对于HER2阳性的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由于疫情原因,抗HER2治疗可能会出现中断。对于间隔时间不超过6周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中断时间超过6周的患者,可以通过追加药物剂量的方式解决。对于不伴内脏危象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首选内分泌治疗。对于既往选择静脉注射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为口服治疗,待疫情结束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最后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手术时机选择

乳腺癌是所有肿瘤病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使是恶性程度比较高、肿块较大的患者,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确诊乳腺癌后,如果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可以选择替代治疗。对于良性肿瘤而言,手术时间可以适当进行推迟。在临床实践中,80%以上初诊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替代治疗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不需要有太多的焦虑。总体而言,需要等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疫情期间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建议

总体来讲,即使处于疫情期间,乳腺癌的诊疗活动必须要遵循指南推荐。对于疾病早期确实需要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要严格按照指南和规范给患者制定相应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在药物选择上,可以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在同类药物当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替代和优化。对于接受传统三周方案化疗的患者,尽量按原计划进行,偶尔推迟至四周一疗程,对疗效的影响不大。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准抗HER2靶向治疗时限为1年,推迟两到四周影响不大。对于治疗间隔超过六周以上的患者,需要追加一次负荷剂量。对于需要接受术后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包括激素替代或者卵巢功能抑制,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在三个月进行。如果说没有条件,可以通过其它替代方式,在当地医院获取药物或者通过医院进行邮寄,影响不会太大。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给患者的诊疗活动带来诸多影响,医务人员也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利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和资源,尽力把疫情对病人的影响降到最低。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疫情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0-04-11 thm112988

    0

相关资讯

王建东教授专访:ADC药物发力HER2阳性乳腺癌

抗HER2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写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一直以来,国内抗HER2药物可及性较差,近年随着医药改革的推动,很多在国外临床实践中得到很好验证的抗HER2药物开始进入中国市场,T-DM

盘点:2020年度J Clin Oncol杂志回顾汇总(三)

J Clin Oncol:2020年ASCO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报告

Radiology:小心漏诊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

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后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JAMA Oncol:延迟靶向术中放疗与全乳放疗对乳腺癌局部复发和存活的影响(TARGIT-A长期结果)

传统的乳癌辅助放射治疗,每天进行为期数周的放射治疗,既繁重又昂贵。有些患者可能不得不选择切除乳房,有些人可能会放弃放疗。研究确定延迟的二次手术靶向术中放疗(TARGIT-IORT)是否比传统外照射放疗

王海波教授专访:non-pCR乳腺癌治疗新添利器

T-DM1作为乳腺癌治疗领域首个ADC类药物,现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未达病理学完全缓解患者术后的强化辅助治疗。那么,该药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在临床使用中具

佟仲生教授专访:因势利导,ADC药物开启乳腺癌治疗新时代

2020年1月21日,T-DM1(恩美曲妥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其作为我国首个获批的ADC类药物,相比传统治疗药物具备何种优势?T-DM1的应用场景又有哪些?该药上市后,乳腺癌治疗又该何去何从?

拓展阅读

Nat Commun:西湖大学蔡尚团队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细胞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该研究用富含乳腺干细胞的细胞群体在单细胞转录水平上建立了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分子钟,以描绘雌性小鼠的生理衰老动态。

JCO:恒瑞医药ADC药物SHR-A1811治疗HER2表达或突变实体瘤,76.3%客观缓解率!

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HR-A1811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或突变晚期实体瘤的I期研究结果。

绘真约大咖 | 翟振华教授:乳腺癌基因检测如何指导靶向治疗和耐药后的选择?

本期的【绘真有约·大咖答疑】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翟振华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简要解答。

真实世界中,乳腺癌和妇科肿瘤患者获益于NGS指导的靶向治疗,有的甚至改变临床诊断

这项回顾性研究可能提供进一步的真实世界证据,证明精准肿瘤学可以改善一小部分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晚期妇科癌症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

临床实例,早期高风险乳腺癌放疗后应用ctDNA MRD监测效果如何?

本文还对当前有关ctDNA检测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包括其优点和局限性。虽然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DNA筛查,但研究人员推测特定患者群体可能会从这种创新诊断工具中取得最大获益。

《新英格兰医学》治疗案例:年仅45岁的乳腺癌患者病灶转移了,医院做出了怎样的治疗决定?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报道的治疗案例,也就是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里,医疗专家是如何确定治疗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