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同性恋者在科学领域更易被接受

2015-08-24 佚名 生物谷

  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统称为LGBT)似乎在科学界混的更好。一项美国调查表明,相对于其他职业,这些同性恋者(或双性恋)在科学界似乎更加得到同行们的尊重。调查还发现,在女性较多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领域)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们更容易接受LGBT人群。 Queer in STEM调查团队评估了在自然科学、科技和数学领域超过1400个LGBT人们的经

 


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统称为LGBT)似乎在科学界混的更好。一项美国调查表明,相对于其他职业,这些同性恋者(或双性恋)在科学界似乎更加得到同行们的尊重。调查还发现,在女性较多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领域)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们更容易接受LGBT人群。

Queer in STEM调查团队评估了在自然科学、科技和数学领域超过1400个LGBT人们的经历,他们整理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Homosexuality上,并以Nature News文章出现在了最新一期的Nature上面。在线的调查问卷有58个问题,涉及到性别认知、职业特长以及在同事之间受到友好或者敌对态度的情况。还有的调查显示,那些没有揭露自己性取向的人在工作中往往压力更大,对于工作和同事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是公开自己性取向的人则相对感觉更加良好。

调查问卷的参与者被要求在自己性取向的公开程度上给出自己的值,从0到5表示没人知道到同事都知道。大约有57%的参与者认为一半及以上的同事知道自己的性取向,比美国2014年人权运动基金会公布的47%的公开出柜的数据高了10个百分点。研究者认为,这个57%的数据可能是可信的,一种解释就是,这个调查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调查,这些地方的同事往往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往往可能有更开放的文化,也更能够接纳LGBT。而来自人权运动基金会的调查则是针对所有的职业领域,因此数据上比科学领域低一些是能够说得通的。

在这项问卷调查中,大多数的参与者在关于自己的性取向方面给出的都是男同、女同、无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也有很多参与者点击了超过一个选项,大约5%的参与者的性取向没有出现在选项中。例如,有的人指出自己的性取向是多角恋、一夫一妻或者泛性恋(pansexual)。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多从社交网站信息选择,研究者们认为大致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参与者来自的区域也与LGBT的地理分布区域成比例。值得一提的是,调查问卷的参与者多倾向于来自生命科学领域的年轻研究者(编者按:学个生物容易么,躺着也中枪啊)。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Kristen Renn则说道,“这个研究为很多LBGT的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给出了意见。如果有人问到:我到底能不能做个出柜的化学家呢?答案将是:是的,肯定是可以的,而且你并不孤单。”研究者们也想进一步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科学研究领域这样的环境中,LGBT人群能够得到接纳和尊重。而且研究者们也发现了,调查问卷的参与者们对于他们的雇主在合同中关于对LGBT人群的接纳显得非常自然。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对有些参与者们进行了跟进,通过和他们进行Skype一对一采访、电子邮件交流、电话访问等,他们希望进一步深入理解还有那些原因导致科学界对于这些LGBT人群更容易接纳。

原文出处:

Most gay and lesbian researchers are out in the lab.Nature.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5-08-24 nina1125

    真的吗?

    0

相关资讯

Nature:彩虹旗飘扬在科研圈--走出“柜门”

  科学本可以成为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LGBT)的庇护所,但是偏见仍然阻碍很多人站出来。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后贾斯汀·特罗特(Justin Trotter)从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样貌俊俏,成绩拔尖,14岁开始就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工作。然而,他一直在和内心的秘密作斗争——从11、12岁起,他就开始感觉自己喜欢男生。但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都告诉他同性恋是可耻

FDA放宽限制:男同性恋被允许献血

31年来,男同性恋人群不允许献血,因为他们可能在血液传输过程中传播HIV病毒。这一政策出台之时,还不可能对血液进行筛查,且一旦感染HIV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昨天,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DA”)发言人玛格丽特·汉伯格(Margaret Hamburg)宣布,FDA将放松这一限制——但也不是完全取消。按照FD

FDA放宽限制:允许男同性恋献血

31年来,男同性恋人群不允许献血,因为他们可能在血液传输过程中传播HIV病毒。这一政策出台之时,还不可能对血液进行筛查,且一旦感染HIV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近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DA”)发言人玛格丽特·汉伯格(Margaret Hamburg)宣布,FDA将放松这一限制——但也不是完全取消。按照FDA的建议,男同性恋人

Am J Public Health:哪种性取向更容易意外怀孕

性取向是一个从绝对同性性取向到绝对异性性取向的连续统一体系。它也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双性性取向者,双性性取向者可以感受到来自同性或异性的,基于性、情感或爱情上的的吸引。性取向不同于性行为,因为它指的是一种感觉,是这个概念本身。人们不一定会把他们的性取向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近期Lindley LL 等人根据“纽约青年危险行为调查”数据收集了2005年、2007年和2009年纽约市的有性生活的高中学生,关于

同性恋研究论文被指伪造数据

图片来源:LaCour 的推特近日,一位被指控伪造数据的政治学毕业生,在其推特账户上表示正准备进行辩护。他被控告在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有关同性恋婚姻的论文中存在数据伪造问题。一个注册名为Michael J. LaCour的推特账户贴出消息表示:“我在收集证据和相关信息,以便能提供一个综合回馈。” LaCour目前正在申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5月19日,该论文的联合作者哥伦比

Science:HIV家族树可揭示病毒传播机制

HIV病毒非常善于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同时也让HIV的疫苗研究停滞不前。这种“特异功能”或许也正可以成为HIV病毒的致命弱点。 最新一期的 Science 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分析HIV病毒的家族进化树来研究病毒的传播扩散。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变异速率很快。这就导致每一代的新的HIV病毒和他们的父辈在遗传物质上略有差异。如果两株分离的HIV病毒遗传物质的核酸序列越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