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e:高产流感疫苗研发取得新进展

2015-01-14 伊文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Vaccin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病毒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 Vero-cell-adapted vaccine donor strain of influenza A virus generated by serial passages(《通过连续传代获得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性疫苗株》)。 流感病毒一直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甲型流感病毒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Vaccin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病毒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 Vero-cell-adapted vaccine donor strain of influenza A virus generated by serial passages(《通过连续传代获得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性疫苗株》)。

流感病毒一直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因变异快、宿主范围广、亚型和毒株众多等原因极易引发感染。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20世纪40年代起,通过接种鸡胚扩增得到流感疫苗毒株一直是生产流感疫苗的通用方法,然而不断增长的疫苗和疫情防控需求使鸡胚生产平台中鸡胚供应不足、卵清蛋白过敏以及产量有限等诸多缺陷越来越明显。因此, 研发易于扩大化培养、无过敏反应、并能够更好地保持抗原性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系统成为生产流感疫苗的新一代热门介质。

非洲绿猿猴肾细胞系(Vero)、犬肾细胞系(MDCK)以及胚胎视网膜细胞系(PER.C6)都被选为人用流感疫苗的生产介质,其中Vero细胞系已成功用于人用狂犬、脊灰等疫苗的生产,安全性得到充分认证。然而,目前通用的流感病毒疫苗骨架株PR8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生长非常有限,导致Vero细胞流感疫苗产量受限,如何提高PR8疫苗株在Vero细胞上的产量和效率是将Vero细胞开发成流感疫苗二倍体细胞生产介质的关键技术。

上海巴斯德所副研究员徐柯及博士研究生胡伟斌、张宏等在孙兵研究员的指导下,将PR8病毒在Vero细胞上连续进行20次传代获得了Vero细胞的适应株PR8-p20。通过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反向遗传学构建重组病毒,最终鉴定到病毒内部基因NP、PB1、PA和NS1上的四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决定了PR8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并将含有这四个突变位点的PR8病毒命名为PR8-4mut。病毒生长曲线结果表明,PR8-4mut病毒比现有的PR8疫苗株生长更快,可在病毒接种后48小时即达到最高病毒滴度,相对PR8病毒滴度提高1000倍。因此,以PR8-4mut作为疫苗骨架株构建的禽流感(H5N1、H7N1和H9N2)和人流感(H1N1和H3N2)疫苗株在Vero细胞上的产量都可大幅提高,而且研究得到的Vero细胞适应株PR8-4mut在小鼠和鸡胚上的致病力与PR8相当,并保持胰酶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PR8-4mut是能够包装各种亚型流感病毒HA和NA,保持分离株原始抗原性的甲型流感疫苗Vero细胞骨架株。

4个突变位点能够加快病毒聚合酶入核而且可以作为疫苗骨架株促进甲型流感疫苗在Vero细胞上的产量

原始出处:

Hu W1, Zhang H1, Han Q1, Li L1, Chen Y2, Xia N2, Chen Z3, Shu Y4, Xu K5, Sun B6.A Vero-cell-adapted vaccine donor strain of influenza A virus generated by serial passages.Vaccine. 2015 Jan 3;33(2):374-81. doi: 10.1016/j.vaccine.2014.11.007. Epub 2014 Nov 18.

作者:伊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NAS:孕期重度流感引发高炎性反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孕妇对流感病毒有着异常强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也许可解释为什么孕妇罹患流感后病情比普通人更严重,并更易早产。 研究人员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此前医学界一般认为,女性的免疫反应会因怀孕而减弱,以防止身体对胎儿出现排斥反应,但他们的新研究发现情况恰恰相反。 负责研究的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凯瑟琳·布利希说:“这一发现让我们很惊讶。我们现在知道孕

Nat Com:打赢“人副流感病毒”这场战争

近日研究发现,格里菲斯大学糖原组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一步确定了一种治疗可怕的人类副流感病毒病毒(hPIV)的方法。 这些高致病性病毒是儿童患上、下呼吸道疾病和义膜性喉炎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每年它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住院,而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数以千计的人因此而死亡。 研究所主任Mark von Itzstein 教授说,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个发现对hPIV抗病毒药物

Cell H&M:靶定相应宿主蛋白来开发抗流感药物

流感病毒,就像所有的病毒一样,是一个劫持者。它悄悄地溜进细胞内部,偷窃里面的机器,来更多地复制自我,然后——在繁殖后,冲出细胞找到另外一个细胞去感染。 目前用来治疗流感的大多数药物旨在攻击病毒,致使其丧失能力。但是流感病毒很狡猾,能够发生突变以规避药物的破坏。 2014年11月20日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威斯康

Science:安全还是自由 美病毒研究陷“两难”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如甲流等功能获得性研究(GOF)中的病毒扩散担忧不已。上月中旬,美国政府公布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公告,要求“暂停”联邦政府资助的一些病毒研究项目。由于此次涉及到暂停的项目牵涉面较广,在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美国叫停新风险病毒研究 叫停病毒研究惹争议 10月17日,联邦政府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他们提出停止3类病毒的GOF研究。为了赢得足够的时间,让专家通过权衡

PNAS:中科院发现流感容易引发肺炎的分子机制

流感病毒感染之后会让宿主更容易患上细菌性肺炎。这种共感染(coinfection)现象也是流感大流行时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此前并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具体分子机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甲型流感病毒(IAV)的神经氨酸酶(NA)能够通过激活TGF-β上调粘附分子(比如纤连蛋白和整合蛋白)的表达,帮助致病菌粘附在宿主细胞上。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

PNAS: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研究获进展

流感是历史上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而其中约90%的死亡病例的死因是继发细菌性肺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北难课题组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病毒和细菌与宿主在致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以及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相关的分子机制,为预防细菌性肺炎和控制流感死亡率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新药物靶点。 据介绍,虽然流感病毒继发的肺部细菌感染现象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