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团队又有重大成果转化:有了TA,可以不用开胸换瓣啦~

2016-09-20 佚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团队最近发明了专治二尖瓣反流的瓣膜夹合器。对于二尖瓣反流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或手术时机。所以,通常治疗它的方法:外科手术是首选!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寿命。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的技术原理图只不过,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许多高危患者不能耐受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团队最近发明了专治二尖瓣反流的瓣膜夹合器。

对于二尖瓣反流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或手术时机。

所以,通常治疗它的方法:外科手术是首选!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寿命。

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的技术原理图

只不过,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许多高危患者不能耐受,术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恢复期。

外科二尖瓣缘对缘缝合

在外科缘对缘修复技术的启发下,人们开始开发各种各样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缝合或钳夹器械。

外科手术 VS 内科介入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是在外科修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技术的启发下,采用类似的技术原理,使用一个特制的二尖瓣钳夹器夹合器(Clip),经人体血管到达心脏,在三维超声引导下,夹住二尖瓣两个叶的中部,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
 
介入微创器械二尖瓣缘对缘夹合(已申请专利)



患者如何受益?

简单的说:就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通过人体血管将器械送入心脏,伤口极小,不损伤心脏,在操作过程中心脏正常搏动,不需要体外心肺循环支持,患者恢复较快,通常在术后2-3日可以出院,术后1周内就可以参加日常活动。 

目前国际上唯一获批上市、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疗二尖瓣反流的微创介入器械为国外公司所研发,且价格昂贵(高达20余万)。操作起来也十分复杂,医生经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台手术。

葛均波院士团队一直致力于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器械研发,已经率先在国内开展数项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

本次成功许可、拟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发明“一种瓣膜夹合器”,发明人除了葛均波院士外,还有潘文志主治医师、程蕾蕾主任医师和周达新主任医师。

该发明具有微创植入、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预期效果良好等优点,有望成为拥有自主产权的、立足国内并走向世界的治疗二尖瓣反流介入器械。

在专利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以180万元入门费+2%销售提成的价格,独占许可给苏州拓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继今年3月份, “一种经外周动脉途径植入的主动脉瓣环系统” 成功转让给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来,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转化的第二项微创介入瓣膜的发明专利。

这也是在国外器械占据国内市场的大环境下,我院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转化医学,医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但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系统管理,而且善于从医学科研工作中发现新点子和金点子,鼓励医务人员积极申报专利。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9-22 1e0ef2e0m59(暂无匿称)

    医者丶匠者、心者向更高一层发展!

    0

  2. 2016-09-22 lhl629

    谢谢分享,继续学习。

    0

  3. 2016-09-22 zwjnj2

    好赞关心高兴

    0

相关资讯

JACC:二尖瓣反流程度影响TAVR术后转归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与轻度或无二尖瓣反流(MR)的患者相比,中、重度MR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30天)死亡率较高,而晚期死亡率相似。文献4月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ESC2012: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植入MitraClip显著改善

慕尼黑消息:一项注册研究发现,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植入MitraClip 1年后,其症状及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博士Wolfgang Schillinger及其同事报告称,使用MitraClip1年以后的567例患者中,有79%的患者二尖瓣反流完全消失或降至轻度水平,并且绝大多数患者(94%)无需再进行手术治疗。Schillinger在欧洲心脏病学学会会议上称,在功能改善方面,

JACC:二尖瓣反流:经皮修复和手术效果相当(5年随访结果)

在EVEREST II(血管内瓣膜边缘对边缘修复研究)研究中,用一个新的经皮装置治疗二尖瓣反流(MR)安全性优于外科手术,但在1年时MR减少不太有效。本研究旨在评估与传统的MV手术相比,MitraClip设备最后5年的临床结果和经皮二尖瓣(MV)修复的耐用性。3+或4+级的MR患者被随机接受用该设备进行经皮修复或常规的MV手术,以2:1的比例进行分配(178:80)。患者前瞻性同意进行5年的随访。

JACC:经皮成形术系统治疗慢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安全可行

对于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目前的手术和医疗治疗选择是有限的,并且还需要额外的干预方法。本研究试图从可行性研究中用一种新的直接成形系统报告安全性和性能数据。该研究前瞻性纳入了71例中重度FMR患者(平均67.7±11.3岁,左室[LV]射血分数34.0±8.3%),并且一直接受稳定的医疗心脏衰竭用药。设备成功率为70.4%(n=50/71)。未发生术中死亡事件。在接受植入的患者中,4例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