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Intern Med:儿童期经历原子弹爆炸,可致老年期甲状腺结节

2015-01-09 李妍编译 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儿童时期经历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62~66年后出现辐射所致甲状腺结节。但辐射暴露与小的甲状腺结节无相关性。论文2014年12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研究纳入具备原子弹辐射剂量资料(平均剂量0.182Gy,中位数0.018Gy,剂量范围0~4.040Gy)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2668名,爆炸时年龄均小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儿童时期经历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62~66年后出现辐射所致甲状腺结节。但辐射暴露与小的甲状腺结节无相关性。论文2014年12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研究纳入具备原子弹辐射剂量资料(平均剂量0.182Gy,中位数0.018Gy,剂量范围0~4.040Gy)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2668名,爆炸时年龄均小于10岁,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对其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对实性结节进行细针抽吸活检。评估直径≥10mm甲状腺结节(包括良恶性实性结节和囊肿)、直径<10mm小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以及原子弹辐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为,470例参与者(17.6%)出现直径≥10mm甲状腺结节,其中实行结节427例,恶性47例,良性186例,囊肿49例,均与甲状腺辐射剂量显著相关。全部结节、实性结节、恶性肿瘤、良性结节及囊肿的每Gy超额比值比分别为1.65、1.72、4.40、2.07及1.11。暴露时年龄和剂量与全部甲状腺结节(P=0.003)和实性结节(P<0.001)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暴露时年龄越小,剂量效应越大。未发现性别、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抗甲状腺抗体或海藻摄入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存在影响。对于小的甲状腺结节,未发现相应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李妍编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