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 disease:黑色素瘤抗坏死效应分子机制研究

2015-09-29 佚名 生物谷

RIPK1与RIPK3被发现是参与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成员,在caspase家族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RIPK1激活后能够与下游的RIPK3结合形成坏死小体,帮助RIPK3激活(磷酸化)。磷酸化后的RIPK3再次将MLKL磷酸化,磷酸化后的MLKL能够在细胞膜内侧自聚合形成寡聚体,最终导致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发生。 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癌细胞的坏死也受到RIPK1-RIPK3-MLKL的调控。在癌细

RIPK1与RIPK3被发现是参与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成员,在caspase家族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RIPK1激活后能够与下游的RIPK3结合形成坏死小体,帮助RIPK3激活(磷酸化)。磷酸化后的RIPK3再次将MLKL磷酸化,磷酸化后的MLKL能够在细胞膜内侧自聚合形成寡聚体,最终导致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发生。

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癌细胞的坏死也受到RIPK1-RIPK3-MLKL的调控。在癌细胞中cIAP蛋白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另外,以往实验表明,癌细胞中caspase 8 的抑制能够诱发外源性细胞凋亡配体(TNF-a,FasL等)引导的细胞坏死。然而细胞坏死这一机制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癌细胞对凋亡及坏死性刺激的耐受性突变往往对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黑色素瘤作为一大恶性肿瘤,其诊断方法目前还十分欠缺。目前的临床实践展现了多种不同的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B-RAF是黑色素瘤细胞的基因组中一类突变的原癌基因,针对其两类常见突变V600E,V-600K,研发的抑制类药物(比如Dabrafenib, Vemurafenib)能够有效抑制Ras/Raf信号通路,然而这一方法在临床试验中效果并不佳。由于BRAF抑制剂同时间接调控了细胞坏死性凋亡的信号,因此,M Leverkus等人希望了解坏死性凋亡现象对于癌症研究的意义。
 
首先,作者研究了IAP蛋白对于癌细胞抵抗致死性刺激的影响。他们利用IAP抑制剂处理不同类型的癌细胞,随后进行了CD95L(FasL)凋亡刺激或者CD95L&Z-VAD坏死性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IAP抑制剂的处理后,细胞对于凋亡刺激变得更加敏感(活细胞数明显减少),然而对坏死性刺激的影响并不明显。鉴于黑色素瘤细胞中高量表达IAP蛋白,因此作者认为这是黑色素瘤细胞天然对坏死性刺激具有较大耐受性的原因。
 
之后,作者比较了黑色素瘤细胞与其它类型的细胞中参与细胞坏死信号的蛋白的表达程度。实验显示,相比于对照细胞系,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几乎没有RIPK3的表达,其MLKL的表达量也大幅减少。这一结果说明黑色素瘤细胞耐受坏死性刺激的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细胞坏死通路的蛋白的缺失。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作者将RIPK3人工转移至黑色素瘤细胞中,并加以刺激,观察细胞坏死的效果。结果显示,转入野生的RIPK3的黑色素瘤细胞在接受刺激后表现出了较强的细胞坏死的特征,然而转入了突变体的黑色素瘤细胞则没有这一表型。一张结果证明的确RIPK3对于黑色素瘤细胞耐受细胞坏死性刺激具有关键作用。
 
之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证明RIPK3的转入能够使得黑色素瘤细胞产生坏死效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实际与以往发现的机制相同。
 
综上,作者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证明黑色素瘤细胞癌化过程中RIPK3与MLKL的缺失是其产生抗坏死耐受表型的原因,希望这一发现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产生一定影响。

原文出处:

P Geserick, J Wang, et al.Absence of RIPK3 predicts necroptosis resistance in malignant melanoma.cell death & disease.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Molecular cell:关键突变导致癌细胞代谢“重连”促进药物抵抗

                                                       &nbs

JAMA Oncol:nivolumab对于治疗野生型或突变的BRAF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安全且有疗效

    抗PD-1的治疗性抗体,nivolumab,已经证明在治疗晚期黑素瘤方面有临床活性。nivolumab对于具有野生型BRAF激酶的肿瘤患者亚群 VS 有BRAF突变的肿瘤患者的活性在一个大的数据集还没有系统地进行探索。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nivolumab治疗野生型BRAF的患者和突变体BRAF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的疗效性和的安全性。    这项回顾性分析

Nat Genet:科学家确定了黑色素瘤第三常见突变基因

众所周知,基因突变在黑色素瘤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确定了许多突变的基因和基因组。然而,约30%的黑色素瘤其突变基因仍未清楚。目前,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存在于大量黑色素瘤中的一组基因突变,并确定了一个主要的突变基因。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来自耶鲁大学,他们希望可通过此发现开发更多针对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证实,NF1是黑色素瘤发生过程中主要基因。文中,

Sci Rep:不用活检也可以快速检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技术,它可以准确地发现机体没有进行过活检的恶性黑色素瘤。这项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的研究表明,通过利用一种特殊的技术——使用激光检测血液流动的细微差别,使研究人员可以区别恶性黑色素瘤和非恶性痣,并及早开始肿瘤治疗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兰开斯特大学和意大利比萨大学的研究人员经由比萨大学医院55例不典型痣患者的同意,使用激光多普勒系统对他们的皮肤进行检测和研究。30分钟内用

痣少的患者可能意味着其黑色素瘤的侵袭性更高

痣少的患者可能意味着其黑色素瘤的侵袭性更高身上痣的数目多余50的个体患黑色素瘤的风险会增加,但是少于50个痣的个体也应警惕黑色素瘤的发生。据2015年美国皮肤学院夏季会议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痣多的人相比,痣少的人发生侵袭性更强的黑色素瘤的风险更大。Dr. Kim说道,对于身上痣多余50个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清楚自己患癌的风险,更可能去皮肤科筛查,然而,在治疗晚期皮肤黑色素瘤病例时,她发现,身上痣

黑色素瘤新药cobimetinib收获全球监管批准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抗癌药物管线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喜讯,该公司开发的一款口服靶向抗癌药cobimetinib获得瑞士药品管理局(Swissmedic)批准,联合罗氏自身已上市抗癌药Zelboraf(vemurafenib,威罗菲尼),用于BRAF V600突变阳性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此次批准,是cobimetinib获得的全球首个监管批准,该药在瑞士将以品牌名Cotellic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