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俊杰博士:肠道研究与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

2015-06-30 cmt 医学论坛网

20世纪初,梅契尼科夫提出了衰老理论——肠道细菌产生毒素在体内累积造成衰老,乳酸菌的产酸作用可延缓衰老。而21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发现,胃肠道无菌的小鼠在高脂饮食下无肥胖、糖尿病症状,移植患病小鼠的肠道菌落后产生了症状。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减肥过程中,抑杆菌门在肠道细菌中的比例升高,可知,肠道细菌与肥胖有关。目前,肠道研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热点,一是改变肠道激素,GLP-1;二是改变肠道生理结构,胃流

20世纪初,梅契尼科夫提出了衰老理论——肠道细菌产生毒素在体内累积造成衰老,乳酸菌的产酸作用可延缓衰老。而21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发现,胃肠道无菌的小鼠在高脂饮食下无肥胖、糖尿病症状,移植患病小鼠的肠道菌落后产生了症状。

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减肥过程中,抑杆菌门在肠道细菌中的比例升高,可知,肠道细菌与肥胖有关。

目前,肠道研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热点,一是改变肠道激素,GLP-1;二是改变肠道生理结构,胃流转手术;三是改变肠道内容物,肠道细菌。

在2015中国药品评价论坛上,覃俊杰通过小鼠研究,阐明了肠道菌群对糖尿病治疗的热点研究,依次介绍了2型糖尿病人群的肠道菌落特征、糖尿病症状改变和肠道菌群的密切相关性、糖尿病发展前后的菌群变化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2型糖尿病人群的肠道菌落研究介绍

肠道细菌被称为“人体遗忘的”器官,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它参与食物的消化代谢,产生代谢产物;合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也是保护屏障;对宿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很多疾病与之有联系。

肠道菌落基因图谱研究分析显示,基因集能覆盖个体中平均80%的肠道菌群基因,但其中只有50%基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而且,个体之间的细菌丰度差异非常大。然而,体内约5%的肠道细菌与T2DM有关,程度上明显低于肠炎病、肠型等。

2型糖尿病的菌群特征表现为功能失衡,有益菌减少,而条件致病菌,如肠杆菌、某几类梭菌含量增多。

糖尿病症状改变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研究将雄性小鼠分成了三组,即HF组、HF+P组、Chow组,研究其体重变化,结果发现,体重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HF组、HF+P组、Chow组,从饲喂高脂饲料三周起,各组之间体重变化量明显差异,只有趋向更显著。这说明某些关联细菌具有预防潜力。

此外,妊娠糖尿病,胃旁路转流手术和肠道菌群移植能反应了糖尿病发展前后的菌群变化。

研究发现,妊娠期间,菌群发生了很大改变,孕晚期菌群能在小鼠体内引起代谢综合征症状。而胃旁路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关联的菌群也会产生有益影响。

总之,肠道菌群对糖尿病治疗热点,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横向、纵向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营养成分→肠道细菌→功能基因→代谢物→作用机制”研究,另外,还需对上述机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预测,研究肠道通透性,及其肠屏障功能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探寻有益细菌(或菌群)在糖尿病治疗或预防中的价值。

本文根据2015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每日会讯与内分泌周讯整理。


作者:cm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5-08-07 hlycom3356

    期待有更多研究

    0

  2. 2015-08-05 hlycom3356

    糖尿病治疗现在还很困难

    0

  3. 2015-08-05 hlycom3356

    还需要做大量的科学研究

    0

  4. 2015-08-05 hlycom3356

    希望未来能够给我们提供新方向

    0

相关资讯

你必须知道的六大“肠”识

都说“肠”治久安,方得天下。也就说想要保持健康,就得关注我们的肠道,你对肠道了解多少?赶快学习下重要的六大“肠”识吧! 常识一:它是消化器官我们吃的食物,从进入口腔到变成便便,需要24-72小时,走完一条长约9米的旅程。不要小看其中每一厘米消化道的作用,每个环节都要丝丝入扣。肠道犹如一部精密的机器,将食物里的营养充分吸收,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因此,肠道就是我们的能量补给站,如果肠道吸收出现了

Acta Neuropathologica:帕金森症或起源于肠道

近日,帕金森病与大脑的运动中心的退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疾病起源的问题引起研究者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2003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Heiko Braak提出了一个理论,这种疾病起源于人体肠道后传播到大脑。此后,尽管此理论引起了多方质疑,但也取得了很多支持。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以从肠道迁移到大脑。 Braak的假设提出了帕金森病过程开始于消化道疾病和大脑的

Cell:肠道微生物影响体重

根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我们的基因构成通过影响哪种类型的微生物蓬勃发展,决定我们是胖还是瘦。通过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了某些特定的,鲜为人知的细菌家族是高度遗传的,此现象在体重低的人中更常见。当这种微生物移植到小鼠中,能防止体重增加。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为基于个人的基因组成优化个性化益生菌疗法,以减少与肥胖有关疾病风险铺平道路。以往的研究已经将遗传变异和肠道微生物组成与

J Watch:盘点2014胃肠病学更佳研究

2014年12月2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旗下的Journal Watch杂志发布2014年胃肠病学领域十大重要研究盘点,并配以点评。这些研究为改变临床实践提供了充分证据。本文整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新型结肠镜检查技术提高腺瘤检出率 德国一项研究对50例使用一种新型结肠镜黏膜暴露设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项技术的盲肠插管率为98%,平均插管时间6分

肠道“秘密”:人类的第二个大脑

无论是转换心情、做出决策还是采取行动,你头顶的那个大脑,都不是你身上唯一一个进行思考的部件。 这是一个很不顺心的早晨。你上班迟到了,错过了一个关键的会议,现在你的老板对你十分生气。所以你在午餐时直接走过沙拉区,直奔那些特别油腻的食物。你控制不住自己——在我们倍感压力时,大脑会鼓励我们寻找“慰藉食物”。这一点已经众所周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或许并不是那个藏在你颅骨里的大

Cell Rep:肠癌干细胞被调节引发肠癌的分子机理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精细干细胞信号通路,如果该通路被打断则会引发肠道肿瘤,相关研究或可帮助理解干细胞如何引发肿瘤,并且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寻找靶向作用干细胞的分子来抑制肠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